新聞

2023年歐元/美元展望:控制通脹還是規避經濟衰退?能否兩權相衡?

  • 美聯儲(fed)和歐洲央行轟轟烈烈地結束2022年。
  • 金融市場波動將繼續依賴通貨膨脹和經濟增長狀況。
  • 明年冬天,歐洲能源危機很可能演變成全球性危機,影響歐元和美元。
  • 2023年第一季度,歐元/美元料將延續長期整理。

 

2022年年初歐元/美元疲弱,但年底在0.9535見底是始料未及的。金融市場普遍對疫情后的經濟復甦持樂觀態度,但存在一些殘留阻力,主要與全球機制重新運轉有關。

廉價資金支持的美元上漲戛然而止

疫情后經濟復甦預期引發的市場提振是短暫的,因為全球經濟面臨著另一個意外打擊:通脹。在供應鏈中斷和消費者需求飆升的情況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飆升成為新常態,主要經濟體通脹達到數十年高點,令政府和政策制定者措手不及。 2021年以來的“暫時性”通貨膨脹到了2022年初開始變得根深蒂固。


通脹帶來的直接影響是,市場對短期美國政府債券的需求飆升。美國國債收益率躍升至多年高點,但更重要的是,兩年期美債收益率飆升至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方,通常被視為經濟衰退即將出現的早期信號。美元兌大多數主要貨幣高歌猛進,觸及了幾十年的高點。

各國央行認為,從超寬鬆貨幣政策轉向大規模量化緊縮以冷卻通脹是個好主意。美聯儲(Fed)於2022年3月開始小幅加息25個基點,加息幅度在0.25%-0.50%,但隨後很快連續5次加息75個基點。

美國通貨膨脹一直居高不下,即便第三季度末通脹出現積極信號。 6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年率達到9.1%,達到40多年來的最高水平。此後美國通脹增速放緩,市場參與者紛紛預期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這讓歐元有機會收復今年前9個月的部分失地。

歐洲方面情況卻截然不同。進入今年最後一個季度,歐洲價格壓力持續上升,而歐洲央行(ECB)政策制定者直到12月才採取更激進的立場。歐元區11月通脹年率上升10.1%,而歐盟通脹年率上升11.1%。 9月歐元區通貨膨脹觸及幾十年來的最高水平10.6%。

今年上半年,歐洲央行(ecb)的態度要保守得多。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及其同事7月首次加息50個基點,隨後在9月和10月連續兩次加息75個基點。與美聯儲一樣,歐洲央行也放緩收緊步伐,並在12月加息50個基點。

 

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再次調整政策重心

12月央行利率聲明被視為鷹派,歐央行行長拉加德和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講話都引發市場較大波動。一方面,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釋放鷹派讓市場人士意外,因為鮑威爾指出,美聯儲仍將有望加息。 “歷史經驗強烈告誡不應過早放鬆政策。我不認為我們會考慮降息,直到委員對於通脹將持續回落至2%抱有信心,”鮑威爾補充道。

美聯儲經濟預測摘要(SEP)預計2023年美聯儲不會降息,而政策制定者上調了通脹預測,同時下調了增長前景。

另一方面,歐央行行長拉加德表示,政策制定者預計將“大幅進一步”加息,因為通脹過高,並補充說,“很明顯”,預計在一段時間內歐央行還將加息50個基點。歐央行行長拉加德的講話從慣常的鴿派措辭反轉為目前的相當鷹派。

因此,美聯儲和歐洲央行一致放緩緊縮步伐,但承諾未來將進一步加息,即便存在加息政策打壓經濟增長的風險。鮑威爾和拉加德還一致認為通脹高於增長。這是合乎邏輯的。央行的主要目標是控制通脹,而不是刺激經濟。

歐央行和美聯儲貨幣決策將消耗大量流動性,顯然會破壞經濟發展。經濟下行的風險很大,而到2023年,價格壓力仍然很高。

經濟增長繼續放緩

來分析一下經濟增長數據。美國經濟增長繼第二季度收縮0.6%之後,2022年第三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年率達到2.9%。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也出現了收縮,下降了1.4%,這意味著美國經濟技術面出現衰退。市場出現恐慌,但美聯儲(fed)仍堅持致力於打壓通脹。股市暴跌,原因是市場擔心經濟發展將很快停滯,而市場持續押注通脹壓力將上升,短期美國國債收益率進一步上升。

 

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歐元區經季調國內生產總值季率上升0.3%。 2022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8%,而上一季度則小幅增長了0.6%。

但歐盟還面臨著另一個挑戰。 俄羅斯堅持入侵烏克蘭。今年2月底,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宣布了一項“旨在烏克蘭非軍事化和去納粹化”的特別行動。因此,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前所未有的製裁,因為俄羅斯非法吞併了烏克蘭的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森地區。結果,俄羅斯擊中了歐洲軟肋:能源供應。

歐洲理事會制裁包括“有針對性實施和限制性措施(個別制裁)、經濟制裁和簽證措施”。這也意味著歐洲將對俄羅斯原油實施進出口限制,其中石油和衍生品成為歐洲的軟肋。

 

能源危機即將惡化

2022年6月,歐洲理事會通過了第六套制裁措施,其中包括禁止從俄羅斯購買、進口或轉移海上原油和某些石油產品至歐盟。這些限制從2022年12月5日起適用於原油,從2023年2月5日起適用於其他成品油。通過管道進口原油是暫時的例外,特別是對一些沒有其他選項的歐盟成員國。

俄羅斯立即對製裁做出回應。俄羅斯開始減少並最終在冬季前切斷了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引發了能源危機,進一步加劇了價格壓力。能源短缺導致整個歐洲家庭能源賬單飆升,這進一步加劇了通脹壓力,同時迫使政府採取不同的措施來打壓價格。

戰爭爆發前,俄羅斯天然氣約佔歐洲天然氣需求的40%。到2022年11月,歐盟已經成功地填補了冬季的儲存能力,但2023年天然氣短缺的預期仍甚囂塵上,特別是如果俄羅斯管道天然氣完全停止運輸,並且預計全球天然氣需求將繼續增長的情況下。

全球經濟將實現硬著陸,軟著陸還是其他哪些狀況?

到了2023年,各國央行能否成功促成經濟實現軟著陸仍存在不確定前景。也就是說,在不引發衰退的情況下控制通脹。如前所述,價格壓力仍然過高,通脹上漲速度超過可容忍水平的三倍。

應對全球能源短缺將是未來一年的主要挑戰,而不僅僅是歐盟面臨的挑戰。隨著中國逐步放棄新冠病毒動態清零政策,預計中國化石燃料需求將飆升。如果俄羅斯堅持與烏克蘭交戰,在弗拉基米爾·普京繼續領導俄羅斯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很可能會出現,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的短缺將加劇,而物價將保持在高水平。這將影響美國和歐盟為2023-2024年冬季做準備的能力,並且通脹將處在遠遠超出政策制定者舒適水平的水平。

通脹壓力持續上升應該會導致進一步加息,這最終將打壓主要經濟體增長前景。

各國央行已承諾2023年上半年進一步加息,這與市場認為緊縮週期即將結束的看法不同。明年可能降息的工具還可能處在冷凍期。

由於歐洲經濟依賴俄羅斯能源,歐洲受到的影響可能會比美國大得多。歐盟將更難找到替代資源/供應商,特別是如果中國需求如預期般復甦的話。在這種情況下,生產成本可能會上升,使歐洲產業失去競爭力。

經過多年致力於用綠色能源替代能源之後,歐盟可能別無選擇,只能重振核能。對於投入時間和資源轉向可再生能源的當地企業來說,這將構成新的負擔。

歐元/美元去年12個月當中下跌了8個月,其中11月反彈幅度最大,當時市場參與者紛紛消化美國加息步伐放緩,以及緊縮週期即將結束的概率不斷加大。然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不但發布講話對這一預期潑冷水,歐央行行長拉加德還意外釋放鷹派傾向。

歐元/美元整個12月上半月都出現上漲,此前歐元/美元維持看漲勢頭是基於市場猜測央行將實施寬鬆量化緊縮政策和降息政策。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歐元/美元實際上跌破央行決議公佈前的水平,因為美元已經重新獲得一些支撐。

 

歐元/美元技術前景

分析歐元/美元月圖,從多年低點0.9535恢復約1,100點看起來像是回調。 2022年從1.1494到上述低點的跌勢61.8%斐波位處在1.0735附近,該水平也是12月錄得的月線高點。

然而,月圖顯示,技術指標繼整理極端超賣指標後,失去上漲動能,處在負區,表明多頭占主導仍然任重道遠。月圖顯示,20簡單均線維持堅挺的看跌傾向 ,處在大級別均線下方,表明長線空頭占主導。

週線顯示,歐元/美元後市下跌風險似乎非常有限。 20日移動均線目前正突破今年下跌趨勢的50%回撤位1.0510附近,即便大級別均線維持中性至看跌傾向,處在短期均線遠下方。相對強弱指標盤整於60上方,未出現上行耗盡信號,維持上行風險。最後動能指標整理11月中旬的超買狀況後,正自中線附近反彈。

自2014年底以來1.1460 - 80價格區間一直構成上跌或下跌的強阻力。由於歐元/美元處在這一區間下方約800點,預期歐美兩地均有望進一步加息,2023年一季度歐元/美元觸及這一區間的概率不大。然而若歐元/美元最終突破上述斐波位阻力,匯價將上漲至1.1060 - 1.1120價格區域前進。要想把握機會和多頭重占主導,則歐元/美元月線需要收於1.1500上方。

如果歐元跌破1.0300,有望跌至2022年跌勢的38.2%斐波位,空頭可能會變得更有信心。若歐元/美元跌破該水平,投機情緒將尋求重新測試平價,即便再次跌破心理閾值將取決於經濟增長不均衡的狀況,而非央行決議。然而,如果美聯儲恢復積極的量化緊縮政策,歐元/美元很可能會跌向0.9500。這種情況似乎更有可能發生在今年第二季度。

 

 

本頁上的資訊包含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陳述。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全面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此資訊不存在錯誤、錯誤或重大誤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訊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全部或部分投資的損失,以及精神上的困擾。與投資有關的所有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貴方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


RELATED CONTENT

Loading ...



版權©2024 FOREXSTREET S.L.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