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貿易協議可能並不像特朗普所宣稱的那樣明確
|- 特朗普總統本週早些時候吹噓與日本達成初步貿易協議。
- 貿易條款可能遠沒有白宮官員讓市場相信的那樣達成一致。
- 日本宣布將向美國企業投資5500億美元,僅獲得10%的利潤,可能為時已晚。
- 日本官員在週五悄然向新聞媒體發布消息,以降低市場預期。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本週早些時候自豪地宣布美國與日本之間即將達成貿易協議,吹噓這一安排將使美國進口商在從日本進口的所有商品上支付更溫和的15%關稅,而不是特朗普總統最初提出的25%的威脅性水平。儘管特朗普本週早些時候做出了保證,但日本可能並不急於放棄5500億美元投資美國企業所帶來的90%的利潤,以換取日本商品的稍低關稅。
根據一位日本政府官員週五早些時候的聲明,日本預計5500億美元投資計劃的具體條款將根據雙方的貢獻程度來分配利潤。這一立場與特朗普總統聲稱日本將獨自承擔全部投資負擔、美國獲得90%利潤的說法直接相悖。
與特朗普政府大多數初步貿易協議的進展方式保持一致,關於該貿易協議的任何具體細節仍然有限,幾乎不存在,這削弱了特朗普團隊成功談判新、臨時貿易協議的高調聲明。
日益流動的美日貿易協議已經在特朗普希望成為一個交易世界領導者與即將到來的現實結果之間創造了結構性差距。日本在週五的謹慎對沖聲明表明,特朗普草率談判策略中已經顯現的裂痕將隨著美國代表在兌現特朗普的提前承諾方面的掙扎而擴大,這些貿易協議在紙面上尚不存在。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良生在週五直接回應了特朗普期望的結構性不平衡,指出他理解美國希望從提議的投資計劃中獲得90-10的利潤分配。然而,這位首席貿易官員指出,就日本而言,"有些人說日本只是交出5500億美元,但這種說法完全不準確。"赤澤最後提醒說,5500億美元投資計劃下的利潤分配最終決定將基於私營部門公司在該計劃中的投資比例。
說服美國公司拿出大量投資現金在美國境內建立商業基礎設施,即使對於喜歡施壓的特朗普政府來說,也可能是一個艱巨的要求:大多數美國行業已經花費數十年將與原材料和原始製造相關的麻煩成本轉移到海外,以專注於高價值產品的精加工和相關服務。
關稅常見問題(FAQ)
雖然關稅和稅收都能產生政府收入以資助公共商品和服務,但它們之間有幾個區別。關稅是在進口港口預付的,而稅收是在購買時支付的。稅收是對個別納稅人和企業徵收的,而關稅則由進口商支付。
在經濟學家中,對於關稅的使用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一些人認為關稅是保護國內產業和解決貿易不平衡所必需的,而另一些人則將其視為一種有害的工具,可能會在長期內推高價格,並通過促使報復性關稅而導致有害的貿易戰。
在2024年11月的總統選舉前夕,唐納德·特朗普明確表示他打算利用關稅來支持美國經濟和美國生產者。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2024年,墨西哥、中國和加拿大佔美國總進口的42%。在此期間,墨西哥以4666億美元的出口額脫穎而出,成為最大的出口國。因此,特朗普希望在徵收關稅時專注於這三個國家。他還計劃利用關稅產生的收入來降低個人所得稅。
本頁上的資訊包含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陳述。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全面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此資訊不存在錯誤、錯誤或重大誤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訊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全部或部分投資的損失,以及精神上的困擾。與投資有關的所有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貴方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