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軟但美元/印度盧比持平,市場觀望聯準會利率決議
|- 週一亞市印度盧比交易平淡。
- 原油價格下跌、外資流入強勁且聯準會利率押注更為堅挺共同支撐著印度盧比。
- 投資者在等待週一將公佈的印度貿易帳和美國紐約帝國製造業指數。
週一,儘管美元(USD)走弱,但印度盧比持穩。原油價格下跌、外國機構資金(FII)強勁流入印度股市以及聯準會(Fed)在周三即將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大幅降息的前景可能會支撐印度盧比。
然而,進口商持續追捧美元和關鍵事件前市場維持避險情緒可能會提振美元。展望後市,印度貿易帳和美國紐約帝國製造業指數將於週一公佈。印度批發價格指數(WPI)通膨率和美國 8 月零售銷售將於週二公佈。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利率決議將是周三的重頭戲。
每日市場動態摘要:儘管美元走軟、原油價格下跌,印度盧比仍持平
- 週五,上證指數(BSE Sensex)收盤下跌 72 點,跌幅為 0.1%;新證指數(NSE Nifty)下跌 32 點,跌幅為 0.1%。 Bajaj Finserv、Axis Bank 和 Wipro 等公司漲幅居前。
- CR Forex Advisors 公司董事總經理阿米特-帕巴里(Amit Pabari)稱,美元指數過去三個月裡從 106 點跌至 101 點左右。同時,亞系貨幣對美元升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可能降息、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外國機構持續流入印度股市都是盧比的支撐因素。然而,本幣並沒有升值;相反,印度盧比兌美元仍然疲軟。
- 印度儲備銀行行長達斯(Shaktikanta Das)表示,印度未來幾年的預期成長率為 7.5%,並存在上行可能。
- 9 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從 8 月的 67.9 攀升至 69.0,優於期值68.0。
-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聯準會觀察工具顯示,市場目前認為 9 月 17-18 日美國降息 25 個基點的機率為 48%,而降息 50 個基點的機率為 52%。
技術分析:美元/印度盧比維持看漲前景
印度盧比日內交投平淡。日圖顯示美元/印度盧比跌破上升三角形。也就是說,從長期來看,仍保持看漲傾向,原因是貨幣對仍位於關鍵的 100 天指數移動均線 (EMA) 上方。由於 14 天相對強弱指數處在中線附近,顯示該勢頭呈中性,因此不排除進一步盤整的可能性。
84.00-84.05 區域是心理關口、三角形上邊界和 9 月 11 日高點的匯合處,若維持持續的上行壓力可能會將美元/印度盧比推向下一個上行阻力 84.50。
另一方面,初步支撐位在 83.84,即 8 月 30 日的低點。若跌破該水平,則可能跌向處在 83.68 的 100 天 EMA。
印度盧比常見問題
驅動印度盧比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印度盧比是對外部因素最敏感的貨幣之一。原油價格(印度高度依賴進口石油)、美元價值(大部分貿易以美元進行)和外商投資水準都會對印度盧比波動產生影響。印度儲備銀行(RBI)直接幹預外匯市場以維持匯率穩定,以及印度儲備銀行設定利率水平,也是影響印度盧比的主要影響因素。
印度儲備銀行決策如何影響印度盧比?
印度儲備銀行(RBI)積極幹預外匯市場,以維持匯率穩定,進而促進貿易。此外,印度儲備銀行也試圖透過調整利率將通膨維持在 4% 的目標水準。印度儲備銀行上調利率通常會使印度盧比走強。這是受到 “套息交易”的作用,即投資者在利率較低的國家借款,然後將資金投放到利率水平相對較高的國家,並從中獲利。
影響印度盧比的宏觀經濟因素有哪些?
影響盧比幣值的宏觀經濟因素包括通膨、利率、經濟成長率(國內生產毛額)、貿易帳和外資流入。印度經濟成長水準越高,海外投資就越多,推高印度盧比的需求。貿易帳赤字減少最終會導致印度盧比走強。印度利率上升,尤其是實際利率(利率減去通膨)上升對印度盧比也是有利的。市場維持風險環境會導致更多的外國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FDI 和 FII)流入,這也有利於印度盧比。
通貨膨脹如何影響印度盧比?
當印度通膨水準處在高位,特別是如果通膨水準相對高於與印度同類的國家時,通常會對印度盧比產生負面影響,因為這反映了供過於求導致的貨幣貶值。通貨膨脹也會增加出口成本,導致更多印度盧比出售外國進口商品,這對印度盧比構成利空。同時通膨上升通常會導致印度儲備銀行上調利率,由於國際投資者對印度盧比的需求加大,印度盧比看漲。通膨處在較低水準時,則會產生相反的影響。
本頁上的資訊包含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陳述。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全面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此資訊不存在錯誤、錯誤或重大誤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訊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全部或部分投資的損失,以及精神上的困擾。與投資有關的所有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貴方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