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美元下跌,因美元在美國第一季度GDP數據公布後繼續上漲
|- 歐元/美元在美國ADP就業和第一季度GDP數據公布後跌至接近1.1350,因美元走強。
- 美國經濟在三年來的第一季度出現收縮。
- 歐元區經濟在第一季度以高於預期的0.4%的速度增長。
歐元/美元在週三北美交易時段滑落至接近1.1350。由於美國經濟數據的發布,該主要貨幣對走弱,美元(USD)延續了最初的漲幅。美元指數(DXY)追蹤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價值,攀升至接近99.50。
每項經濟數據都表明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在4月2日所謂的"解放日"實施的關稅政策產生了嚴重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進口急劇增加,美國經濟在第一季度按年率收縮了0.3%。GDP報告顯示,美國進口商在特朗普宣布關稅之前提前從外國供應商處採購商品。這是自2022年第一季度以來美國經濟首次出現下降。經濟學家預計美國經濟將以0.4%的適度速度增長,遠低於上一季度的2.4%增長。
4月份的ADP就業變化數據大幅低於預期。ADP報告稱,私營企業雇用了62,000名新員工,遠低於預期的108,000和之前修正後的147,000(從155,000下調)。
與此同時,美國3月份核心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年率如預期降至2.6%,低於2月份的2.8%。
經濟收縮、就業疲軟和通脹壓力減弱預計將提升市場對美聯儲(Fed)可能在5月政策會議上開始降息的預期。根據MCE FedWatch工具,交易員幾乎确信美聯儲下個月將維持4.25%-4.50%的利率區間。
在美中貿易關係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美元的整體前景已經黯淡。市場參與者越來越有信心,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稅戰在短期內不會得到解決,因為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的評論表明,他希望北京主動撤回對華盛頓施加的額外進口關稅。中國對美國的關稅提高了125%,以報復特朗普施加的145%的關稅。
週一,斯科特·貝森特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我認為,降級的責任在中國,因為他們對我們的銷售是我們的五倍,因此這些120%、145%的關稅是不可持續的。"
與此同時,路透社報導,中國列出了將免除關稅的一些美國進口商品。投資者不應將中國的這一舉動視為試圖緩解貿易戰,假設這些產品是由於技術或資源限制而在其國內設施中目前沒有替代品。
每日市場動態摘要:歐元/美元走弱,美元走高
- 歐元/美元在北美時段反彈,因美元回落。歐元(EUR)在德國和法國4月初步消費者物價調和指數(HICP)數據放緩以及意大利和西班牙通脹穩定的背景下謹慎交易。
- 按年計算,德國HICP上漲2.2%,快於預期的2.1%,但低於3月份的2.3%。在審查了其六個州發布的價格指數數據後,預計德國經濟的通脹壓力將減緩。
- 四個德國州的年度HICP數據低於之前的讀數,而其餘州則顯示出更快的價格增長,這表明整個德國的通脹也可能下降。在同一時期,法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歐盟標準)上漲0.8%,快於預期的0.7%,但低於3月份的0.9%增長。在意大利,通脹保持在2.1%,而週二發布的數據表明西班牙的價格增長也保持穩定。
- 總體而言,歐元區最大國家的通脹數據表明價格壓力適度增長。這種情況對歐元不利,因為疲軟的通脹數據支持市場對歐洲央行(ECB)可能繼續降息的預期。
- 交易員幾乎已經將歐洲央行在6月政策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bps)計入價格。由於美國對其貿易夥伴實施的關稅,歐洲央行的多位官員預測通脹和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
- 週二,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皮耶羅·奇波隆警告稱,由於美國主導的全球貿易戰導致經濟和通脹增長放緩,可能對相關國家產生"明確的衰退效應",路透社報導。奇波隆預計,近期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增加可能會減少"歐元區商業投資在第一年減少1.1%,實際GDP增長在2025-26年減少約0.2個百分點"。
- 週三早些時候發布的數據表明,歐元區經濟目前整體保持穩定。初步的歐元區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季度和按年均好於預期。歐盟統計局報告稱,經濟按季度增長0.4%,高於經濟學家的預期和之前的0.2%讀數。
技術分析:歐元/美元跌至接近1.1350
歐元/美元在週三的北美交易時段滑落至接近1.1350。該主要貨幣對的前景依然看漲,因為20周指數移動均線(EMA)在1.0890附近向上傾斜。
14周相對強弱指數(RSI)在週線圖上接近超買水平,超過70.00,這表明強勁的看漲動能,但也不能排除出現一些修正的可能性。
向上看,1.1500的心理關口將是該貨幣對的主要阻力位。相反,2023年7月的高點1.1276將是歐元多頭的關鍵支撐位。
美元 FAQs
美元(USD)是美國的官方貨幣,也是許多其他國家的「事實上」貨幣,與當地紙幣一起流通。根據 2022年的數據,美元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貨幣,占全球外匯交易額的88%以上,平均每天交易6.6萬億美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元取代英鎊成為世界儲備貨幣。在其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裏,美元都是由黃金支撐的,直到1971年布雷頓森林協定(Bretton Woods Agreement)廢除了金本位製。」
「影響美元價值的最重要的單一因素是貨幣政策,這是由美聯儲(Fed)決定的。美聯儲有兩項任務:實現物價穩定(控製通脹)和促進充分就業。它實現這兩個目標的主要工具是調整利率。當物價上漲過快,通貨膨脹率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時,美聯儲將加息,這有助於美元升值。當通貨膨脹率低於2%或失業率過高時,美聯儲可能會降低利率,這將給美元帶來壓力。」
在極端情況下,美聯儲還可以印更多美元,實施量化寬松政策。量化寬松是美聯儲在陷入困境的金融體系中大幅增加信貸流動的過程。這是一種非標準的政策措施,用於信貸枯竭,因為銀行不願相互放貸(出於對交易對手違約的擔憂)。當僅僅降低利率不太可能達到必要的效果時,這是最後的手段。這是美聯儲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對抗信貸緊縮的首選武器。它涉及到美聯儲印刷更多的美元,並用這些美元主要從金融機構購買美國政府債券。量化寬松通常會導致美元走軟。」
量化緊縮(QT)是一個相反的過程,即美聯儲停止從金融機構購買債券,不再將其持有的到期債券的本金再投資於新的購買。這通常對美元有利。
本頁上的資訊包含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陳述。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全面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此資訊不存在錯誤、錯誤或重大誤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訊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全部或部分投資的損失,以及精神上的困擾。與投資有關的所有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貴方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