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s_header_sponsor_anchor

新聞

軟著陸,還是不軟著陸,這是個問題?第二部分:量化軟著陸、滯脹和衰退 - 富國銀行

總結

  • 在本系列的第二部分,我們量化了1950年後軟著陸、滯脹和衰退的情況。
  • 據我們所知,我們是第一個提出一個量化美國經濟軟著陸週期的框架的人。
  • 我們的研究估計,在1950年後的時代,有13次滯脹和13次軟著陸。
  • 根據NBER的數據,同期共發生了11次衰退。
  • 在本系列的下一部分中,我們將介紹一個機率框架來產生三種場景的四分之四機率。這些機率將有助於確定即將出台的政策的規模和持續時間,因為貨幣政策決策受到近期經濟前景的影響。

軟著陸、滯脹與衰退:貨幣政策立場的三個潛在驅動因素

本系列的第一部分介紹了我們將美國經濟前景劃分為三種模式的框架:衰退、軟著陸和滯脹。正如我們在第一部分中討論的那樣,我們將經濟分為三種制度,因為它們在結構上不同,因此導致不同的貨幣政策立場,其他條件相同。例如,對衰退的預測將要求採取寬鬆的政策立場(就像在過去四次衰退中看到的那樣),而對滯脹的預測將要求政策收緊,就像在上世紀80年代的衰退中看到的那樣。

據我們所知,我們是第一個為美國經濟軟著陸時期制定量化框架的人。在今年稍早發表的一篇系列文章中,我們估計1950年後發生了13次滯脹,其中5次是輕度滯脹,4次是中度滯脹,4次是嚴重滯脹。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數據,自1950年以來,美國共經歷了11次經濟衰退。使用這些歷史事件,分析師可以建立一個框架來產生每個場景在短期內發生的機率。了解這些可能性可能有助於揭示貨幣政策的潛在路徑。

軟著陸的量化:一種新方法

在我們的方法中,我們假設經濟成長疲軟的時期需要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啟動經濟,而強勁成長可能需要緊縮政策來避免過熱,其他條件相同。一個類似趨勢的成長期(例如,一個金髮女孩經濟)可能是貨幣政策的中性基礎。因此,我們將軟著陸定義為一個呈趨勢的成長期。

我們利用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美國經濟潛在實際GDP系列作為基準,以確定軟著陸時期。此外,我們使用實質GDP成長率作為衡量經濟產出的指標。在我們的方法中,我們將實際產出成長的幅度和持續時間與CBO對實際GDP的預測進行了比較。

我們採用時變方法來捕捉經濟發展的本質。在第一階段,我們利用NBER商業週期日期將CBO的潛在實際GDP成長率劃分為衰退和擴張時期。在第二階段,我們使用前一次擴張的平均值和標準差作為基線,將每個擴張時期描述為弱軟著陸或強軟著陸。在即時分析中,我們只知道過去和現在的數據,因此我們將當期的成長率與前一個商業週期擴張的平均值進行比較,以判斷是弱軟著陸還是強軟著陸。

在我們1950年後的樣本中,有12次擴張。我們計算了這12次擴張的平均成長率,以及標準差和穩定比(標準差佔平均值的百分比)。結果如表1所示。 1948-1949年經濟衰退後的經濟擴張,其平均潛在成長率最高,達5.4%。在我們的分析中,最弱的成長是大衰退之後的成長,平均潛在成長率為1.8%。

為了確定這次擴張是弱軟著陸還是強軟著陸,我們將上一次擴張的標準差乘以2,然後將其與上一次擴張的平均增長率相加或相減,從而確定一個閾值。例如,在確定疫情後擴張期的門檻時,我們將大衰退後擴張期的標準差乘以2,並將其與平均潛在成長率相加或相減。因此,計算出的區間為1.4%-2.2%。因此,如果疫情後經濟衰退期的實質GDP成長率維持在1.4%至2.2%之間,就可以被認為是趨勢型成長。如果超過2.2%的上限,就屬於強勁成長。同樣,如果低於1.4%的下限,就會被定性為成長疲弱。

為了確定我們方法的持續時間部分,我們遵循了連續兩季實際GDP負成長的「技術衰退」定義,並設定了連續兩季實際GDP成長率保持在門檻(即平均值+/-兩個標準差)以內的最短持續時間,以分類軟著陸事件。在我們看來,堅持連續兩個季度作為最低閾值有助於消除數據中的噪音,並提供更有用的信號。例如,在我們的分析中,第一次軟著陸發生在1963年第一季至1963年第二季度,因為連續兩個季度的實際GDP成長率保持在3.4%-4.6%的範圍內(1963年第一季及第二季的GDP成長率分別為3.6%和3.8%)。

基於這些標準,我們的框架估計,在1950年後的時代,有13次軟著陸。軟著陸期最長的是8個季度,發生在1984年4月4日至1986年3月3日,最短的是5次軟著陸,持續時間為2個季度。根據我們的分析,上一次軟著陸只持續了兩個季度,並於2023年第二季結束。自從上一次軟著陸以來,GDP成長率在大多數時間裡都保持在門檻上限之上。

測試,而不是假設,將是預測近期政策路徑的更好方式

與其假設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可能會重複過去寬鬆週期的行為,我們建議預測潛在的成長情境是一個更好的途徑,因為它更符合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依賴數據的決策」的口號。

我們認為,NBER的衰退日期方法和我們的軟著陸方法對政策決策是有價值的輸入,因為它們捕捉到了衰退風險和軟著陸情景。將我們的滯脹工作納入其中,將完成貨幣政策決策的三種主要經濟情境。在本系列的下一部分中,我們將介紹一個機率框架來產生三個場景的四分之四機率。透過預測近期可能的成長情景,probit框架可以為預測即將到來的寬鬆週期的可能路徑提供有價值的輸入。

本頁上的資訊包含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陳述。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全面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此資訊不存在錯誤、錯誤或重大誤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訊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全部或部分投資的損失,以及精神上的困擾。與投資有關的所有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貴方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


相關內容

加載中...



版權©2025 FOREXSTREET S.L.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