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加息:部分分析的總結 - 法國巴黎銀行
|在企業融資領域很受歡迎的“部分分析的總結”(sum-of-the-parts analysis)已經在中央銀行領域流行起來,反映出一種擔憂,即大量同步加息可能產生的緊縮效應疊加在一起,大於各部分加起來的效果。鑑於一個國家的通貨膨脹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經濟疲軟的結果,這些上漲可能會導致通貨膨脹率意外大幅下降。貨幣貶值導致的進口價格上漲是另一個因素,因為這可能迫使各國收緊貨幣政策。信心效應也可能發揮作用,特別是在出口導向型公司層面。為了應對這些風險,各國央行可以堅持同步加息,以緩和全球通脹預期。它們在設計自己的行動方針時,還應考慮到外國央行行動的溢出效應。
在公司融資中,部分分析的總結試圖回答這樣一個問題:通過分拆某些實體來拆分企業集團是否會創造股東價值。其基本思想是,單個部門的價值之和可能超過該集團當前的估值。
如今,這個概念已經進入了央行的世界。美聯儲(fed)副主席萊爾•布雷納德(Lael Brainard)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指出,“全球同時收緊政策的綜合效應大於各部分的疊加效應。 ”同步加息的次數確實異常之高(見圖表)。考慮到許多國家正遭受高通脹之苦,這並不令人意外。根據布雷納德的說法,這迫使美聯儲“考慮到利率上升、美元走強和外國經濟體對美國需求減弱的溢出效應,以及反向影響”。
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菲利普•萊恩(Philip Lane)最近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全球經濟深度一體化的本質意味著,我們的分析需要考慮到國際貨幣政策的溢出效應。 ”
另一個警告來自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工作人員:“在高度一體化的全球經濟中,貨幣和財政政策高度同步收緊對經濟增長造成的損害,可能比簡單地總結單個國家政策行動的影響所能預期的更大。 ”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種風險:加息的綜合影響可能大於各部分的總和?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莫里斯·奧布斯特菲爾德認為有兩個原因。
如果一個國家的通脹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疲軟的函數——即全球產出缺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別國家水平上的價格發展——那麼許多國家同步加息,通過對全球產出缺口的影響,可能會導致通脹意外地突然大幅下降。進口價格上漲是另一個因素。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一個國家收緊貨幣政策應該會導致該國貨幣升值。貿易夥伴的貨幣貶值可能導致進口價格通脹上升,迫使各自的央行也收緊政策,從而導致全球增長放緩。除了奧布斯特菲爾德提到的幾點,信心效應也可能發揮作用。這對出口導向型公司尤為重要。噹噹地央行提高利率時,特定出口市場對其產品的需求可能會受到影響。當這種情況在它們的幾個出口市場同時發生時,喪失信心的負面影響可能是不成比例的。
考慮到加息的綜合效應可能大於各部分疊加的風險,我們能做些什麼?央行可以在溝通中堅持加息的同步性。這可能會緩和全球的通脹預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將通脹拉回到目標水平。
因此,累積的緊縮力度可能會更小,從而降低貨幣政策“過度”的風險。正如布雷納德和萊恩所提到的,央行也可以特別注意外國央行行動的溢出效應。這可能再次意味著,累積的緊縮力度可能會變小。然而,有一種風險是,投資者會將這解讀為過早的鴿派轉變,因此明確的溝通對於避免可信度的喪失至關重要
本頁上的資訊包含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陳述。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全面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此資訊不存在錯誤、錯誤或重大誤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訊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全部或部分投資的損失,以及精神上的困擾。與投資有關的所有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貴方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