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結構性制約因素阻礙消費增長 – 布朗兄弟哈里曼
|中國一月和二月的經濟數據好於預期。與此同時,中國於週日公布了一項"促進消費的特別行動計劃",通過提高收入、穩定房地產和股市以及改善醫療和養老金服務來實現。事實上,自200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重新平衡經濟,減少投資,轉向國內消費,一直是中國的明確目標。然而,布朗兄弟哈里曼外匯分析師報告稱,三大結構性制約因素阻礙了消費在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的任何有意義的努力。
財政改革助力中國實現投資向消費的轉變
「i) 家庭收入水平低。中國家庭收入占GDP的61%,而在西方,家庭保留的生產份額通常為GDP的70-80%。中國的投資驅動增長模式意味著地方政府由於控制土地銷售和基礎設施投資,捕獲了經濟產出的相當大一部分。」
「ii) 高額的預防性儲蓄。家庭儲蓄了相當大一部分收入(超過GDP的30%),部分原因是社會安全網薄弱、就業保障下降以及人口老齡化。此外,財富集中在高收入群體中,這些群體往往傾向於儲蓄而非消費。iii) 高水平的家庭債務。家庭債務相對於家庭收入相當大,達到145%。相比之下,美國家庭負債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在2024年第四季度為95%。」
「在我們看來,財政改革使家庭在經濟蛋糕中獲得更大份額,加上中國貨幣的逐步升值,可能有助於中國實現這一早該進行的投資向消費的轉變。」
本頁上的資訊包含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陳述。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全面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此資訊不存在錯誤、錯誤或重大誤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訊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全部或部分投資的損失,以及精神上的困擾。與投資有關的所有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貴方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