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價格預測:對2025年高點的測試出現在地平線上
|- 澳元/美元在週二進一步上漲,突破了0.6600的障礙。
- 美元因對政府關門的擔憂而延續其看跌走勢。
- 澳儲行在週二早些時候的會議上維持鷹派立場。
澳大利亞元(AUD)延續了週一的積極勢頭,澳元/美元回升至0.6600以上,挑戰多日高點。這一走勢為可能在不久的將來衝擊年內高點0.6700以上奠定了基礎。
額外的推動來自於疲軟的美元(USD),因對美國政府潛在關門的擔憂持續存在,以及對美聯儲(Fed)今年晚些時候更多降息的穩固押注。
經濟韌性
澳大利亞經濟繼續帶來意外。九月初的快報顯示,製造業PMI可能降至51.3,服務業PMI降至52.0,但兩者均高於50的門檻,仍然表明擴張。
硬數據也表現良好。6月份零售銷售增長1.2%,7月份貿易順差擴大至73億澳元,第二季度商業投資回升。GDP數據也保持穩定,顯示國內經濟較上季度增長0.6%,同比增長1.8%。
儘管如此,勞動力市場出現了一些裂痕:8月份失業率保持在4.2%,但就業變化下降了5.4K。
澳儲行謹慎,但並不鴿派
通脹仍然是主要的頭痛問題。7月份的月度CPI指標(加權平均)從6月份的1.9%躍升至2.8%。按季度計算,第二季度CPI環比增長0.7%,同比增長2.1%。
在這種背景下,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在週二早些時候選擇維持鷹派立場,保持現金利率在3.60%,這一決定得到了全體一致通過,正如預期的那樣。
聲明中悄然刪除了之前對更多寬鬆的提及,強調了對8月份更強CPI數據後,通貨緊縮放緩的擔憂。政策制定者還警告稱,第三季度的通脹可能會超出他們2.6%的預測。
複雜的是,經濟本身表現良好。實際工資增長穩固,資產價格上漲,財富效應為消費提供了額外支持,這並不是降息的理想環境。
在新聞發布會上,行長米歇爾·布洛克採取了謹慎的語氣。她強調政策仍然依賴於數據,並將逐次會議決定。降息並未被排除,但她明確表示,只有在供需失衡進一步縮小的情況下才會降息。目前,第二季度的季度修正均值CPI為2.7%(同比),是RBA 2-3%目標區間內通脹表現的標準。
市場已經領會了這一暗示:隱含定價現在顯示年末降息約13個基點,低於會議前的18個基點。
中國仍是關鍵因素
澳大利亞的前景仍然與中國緊密相關。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5.2%,但8月份零售銷售令人失望,僅為3.4%。9月份的PMI數據呈現出混合的局面:製造業PMI保持在49.8的收縮區間,而服務業PMI勉強維持在50.0的增長區間。同時,通縮擔憂依然存在,8月份CPI同比下降0.4%。
正如預期,中國人民銀行(PBoC)在9月份保持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不變:一年期為3.00%,五年期為3.50%。
投機者保持看跌
持倉仍然傾向於做空澳元。截止9月23日的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淨空頭攀升至約101.6K份合約,為兩週高點。此外,未平倉合約也上升至約160.8K份合約,為兩週以來的最高水平。
技術面
持續的反彈似乎為挑戰2025年高點打開了大門。
實際上,如果買家延續其勢頭,澳元/美元可能會重新測試年內高點0.6707(9月17日)。如果順利突破,將把去年的高點0.6942(9月30日)納入視野,距離心理關口0.7000僅一步之遙。
另一方面,失守0.6520(9月26日)的週低點可能會為測試臨時100日簡單移動均線(SMA)0.6517打開大門。若有效跌破下行,將為回測8月低點0.6414(8月21日)鋪平道路,200日SMA在0.6405附近。其下是6月低點0.6372(6月23日)。
動量指標仍然混合:相對強弱指數(RSI)已反彈至57以上,暗示初步買入壓力,而平均方向指數(ADX)在17左右仍表明趨勢相對疲弱。
澳元/美元日線圖
短期展望
目前,澳元/美元仍困於0.6400–0.6700的寬幅區間。要實現果斷突破,可能需要更強的催化劑:也許是更強勁且可持續的中國數據、更溫和的美聯儲措辭,或澳儲行持續謹慎的態度。
澳大利亞央行常見問題(FAQ)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為澳大利亞製定利率並管理貨幣政策。理事會每年在11次會議上作出決定,並根據需要召開臨時緊急會議。澳大利亞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這意味著通脹率在2-3%,但也「……為貨幣穩定、充分就業、經濟繁榮和澳大利亞人民的福利做出貢獻。」它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相對較高的利率將使澳元走強,反之亦然。澳大利亞央行的其他工具包括量化寬松和緊縮政策。
傳統上,通貨膨脹一直被認為是貨幣的負面因素,因為它總體上降低了貨幣的價值,但在現代,隨著跨境資本管製的放松,情況實際上正好相反。現在,適度的高通脹往往會導致央行提高利率,這反過來又會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這些資金來自尋求利潤豐厚的投資場所的全球投資者。這增加了對當地貨幣的需求,在澳大利亞就是澳元。
宏觀經濟數據衡量經濟的健康狀況,並可能對其貨幣的價值產生影響。投資者更願意將資金投資於安全和增長的經濟體,而不是不穩定和萎縮的經濟體。更多的資本流入增加了總需求和本國貨幣的價值。GDP、製造業和服務業pmi、就業和消費者信心調查等經典指標都會影響澳元。強勁的經濟可能會鼓勵澳大利亞儲備銀行提高利率,這也支持澳元。
量化寬松(QE)是在降低利率不足以恢復經濟中信貸流動的極端情況下使用的工具。量化寬松是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印刷澳元(AUD)以從金融機構購買資產(通常是政府或公司債券)的過程,從而為他們提供急需的流動性。量化寬松通常會導致澳元走弱。
量化緊縮(QT)是量化寬松的反面。它是在量化寬松之後,當經濟正在復蘇,通脹開始上升時進行的。在量化寬松中,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從金融機構購買政府和公司債券,為它們提供流動性,而在QT中,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停止購買更多的資產,並停止將其持有的到期債券的本金再投資。這將對澳元有利(或看漲)。
本頁上的資訊包含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陳述。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全面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此資訊不存在錯誤、錯誤或重大誤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訊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全部或部分投資的損失,以及精神上的困擾。與投資有關的所有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貴方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