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反彈至4100美元以上,買家在美國CPI公布前入場
|- 黃金/美元在投資者在週五即將公佈的美國通脹數據前重新調整頭寸,攀升至4,145美元。
- 特朗普對俄羅斯石油巨頭盧克石油和俄羅斯石油實施制裁,重新激發對避險資產的地緣政治需求。
- 白宮據報導計劃對中國實施新的軟體出口限制,升級科技緊張局勢。
週四,黃金價格在連續兩天的看跌日線後恢復了一些漲幅,因交易者在即將發布的9月份美國通脹報告前鎖定利潤,同時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的貿易言辭略有緩和。黃金/美元在4,145美元交易,較寫作時上漲超過1.10%。
金條在劇烈獲利回吐後恢復1%,受到新制裁和貿易語氣緩和的支持
市場情緒有所改善,但這並不是金條買家介入推動黃金現貨突破4,100美元里程碑的藉口。由於特朗普對與烏克蘭戰爭相關的俄羅斯實施制裁,針對石油公司盧克石油和俄羅斯石油,地緣政治對黃金的需求波動加劇。
週三晚些時候,消息人士透露,白宮計劃限制中國對美國公司生產的軟體的訪問,以回應中國對稀土和美國國旗船隻港口費用的出口管制。
儘管週二創下五年來最大單日跌幅,黃金價格仍在年內上漲57%。市場參與者現在關注週五即將發布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經濟學家預計整體和核心CPI年率為3.1%。
每日市場動態:儘管美元強勁,美國收益率高,黃金仍上漲
- 金條價格無視美國美元指數(DXY)上漲0.13%至99.01。
- 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在攀升,上漲四個基點至3.997%。美國實際收益率——與黃金價格呈反向相關——接近四個半基點上漲至1.717%。
- 美國9月份現有住宅銷售增長1.5%,超過8月份的-0.2%收縮,銷售量為406萬,較400萬有所上升。
- 週四,摩根大通預測,黃金價格到2026年第四季度可能達到每盎司5,055美元,假設投資者需求和中央銀行購買明年平均每季度約566噸。
- 路透社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計劃,以遏制對中國的各種軟體驅動出口,從筆記本電腦到噴氣發動機,以報復北京最新一輪的稀土出口限制。"
- 市場參與者已將美聯儲降息的可能性定價為98%,並預計2025年剩餘時間內降息50個基點。值得注意的是,交易者已將2026年的降息預期接近100個基點。
技術展望:黃金價格恢復至4,100美元,買家瞄準4,200美元
週四黃金價格的上升趨勢恢復,但買家仍然不願突破週三的4,161美元高點,這可能為測試4,200美元鋪平道路。相對強弱指數(RSI)所測量的動能表明買家正在積聚力量。
如果黃金/美元恢復其上升趨勢突破4,200美元,交易者可能會推動價格突破4,250美元,接著是4,300美元。在進一步強勁的情況下,創紀錄的4,380美元將是下一個目標,然後是4,400美元。
另一方面,黃金的首個支撐位為4,100美元,隨後是10月8日的高點4,059美元。一旦突破,下一站將是10月22日的低點4,004美元。
黃金常見問題(FAQ)
黃金在人類歷史上發揮了關鍵作用,因為它被廣泛用作價值儲存和交換媒介。目前,除了它的光澤和用於珠寶之外,黃金還被廣泛視為避險資產,這意味著它被認為是動蕩時期的一項不錯的投資。黃金還被廣泛視為對沖通脹和貨幣貶值的工具,因為它不依賴於任何特定的發行方或政府。
各國央行是最大的黃金持有者。為了在動蕩時期支撐本國貨幣,各國央行傾向於使儲備多樣化,並購買黃金,以提高人們對經濟和貨幣實力的看法。高黃金儲備可以成為一個國家償付能力的信任來源。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各國央行在2022年增加了1136噸黃金儲備,價值約700億美元。這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年度購買量。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的央行正在迅速增加黃金儲備。
黃金與美元和美國國債呈負相關,兩者都是主要的儲備資產和避險資產。當美元貶值時,黃金往往會上漲,使投資者和央行能夠在動蕩時期實現資產多元化。黃金與風險資產也呈負相關。股市的反彈往往會壓低金價,而風險較高的市場的拋售往往有利於黃金。
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價格可能會變動。地緣政治不穩定或對深度衰退的擔憂可能會迅速推高黃金價格,因其避險地位。作為一種低收益資產,黃金往往會隨著利率下降而上漲,而較高的資金成本通常會拖累黃金。盡管如此,由於資產以美元(XAU/USD)定價,大多數走勢取決於美元(USD)的表現。強勢美元傾向於控製金價,而弱勢美元則可能推高金價。
本頁上的資訊包含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的前瞻性陳述。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全面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此資訊不存在錯誤、錯誤或重大誤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訊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全部或部分投資的損失,以及精神上的困擾。與投資有關的所有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貴方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