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幣上漲,因預期聯準會大幅降息導緻美元低迷


  • 由於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略有上升,澳元升值。
  • 澳元從澳大利亞央行的鷹派立場中得到支撐。
  • 由於美聯儲降息幅度的不確定性,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美元面臨挑戰。

周一,澳元(AUD)對美元(USD)走高。由於越來越多的人猜測美聯儲將在本周的貨幣政策會議上選擇大幅降息50個基點,澳元兌美元可能會進一步升值。交易員預計本周晚些時候將公布澳大利亞就業數據,以評估勞動力市場的健康狀況及其對國內貨幣政策的潛在影響。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一直保持強硬立場,行長米歇爾·布洛克(Michele Bullock)表示,由於持續高通脹,現在考慮降息還為時過早。澳大利亞央行助理行長亨特(Sarah Hunter)還指出,盡管勞動力市場仍然緊張,但工資增長似乎已經見頂,預計將進一步放緩。

由於美聯儲降息幅度的不確定性,美國國債收益率下跌,美元承受下行壓力。根據CME美聯儲觀察工具,市場預計美聯儲在9月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的幾率為41.0%。降息50個基點的可能性從一天前的50.0%上升至59.0%。

每日市場動態摘要:由於美聯儲降息的不確定性,澳元升值

  • 密歇根大學9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69.0,超過市場預期的68.0,創四個月新高。這一增長反映出,在數月的經濟預期下降後,消費者對美國經濟的前景逐漸改善。
  • 中國8月份的零售額同比增長2.1%,較上月的2.7%有所放緩,低於市場普遍預期的2.5%。鑒於中澳兩國之間密切的貿易關系,中國經濟表現的任何變化都可能對澳大利亞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 8月份中國經濟走弱,工業活動持續放緩,房地產價格下跌,北京方面面臨越來越大的增加支出以提振需求的壓力。據《商業標準報》報道,這是國家統計局上周六公布的。
  • 美國8月份生產者價格指數(PPI)環比上升0.2%,超過預期的0.1%和此前的0.0%。與此同時,核心PPI環比加速至0.3%,高於預期的上升0.2%和7月份的收縮0.2%。
  • 前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行長伯尼·弗雷澤(Bernie Fraser)批評當前的RBA董事會過於關註通貨膨脹,而犧牲了就業市場。弗雷澤建議,委員會應該降低現金利率,並警告說,“衰退風險”可能對就業產生嚴重後果。
  • 澳大利亞9月份消費者通脹預期(cpi)降至4.4%,略低於8月份4.5%的四個月高點。這種下降凸顯了美聯儲在合理時間內降低通脹和維持勞動力市場增長之間的平衡。
  • 美國8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下降至2.5%,低於此前的2.9%。該指數低於預期的2.6%。整體CPI環比上漲0.2%。與此同時,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保持3.2%不變。環比來看,該指數從之前的0.2%上升至0.3%。

技術分析:澳元在0.6700附近測試下行通道的上邊界

澳元/美元周一在0.6700附近交易。日線圖的技術分析表明,該貨幣對正在測試下行通道的上邊界。如果成功突破,將表明看跌傾向正在減弱。此外,14日相對強弱指數(RSI)仍高於50,表明勢頭從看跌轉向看漲趨勢。

在上行方面,如果突破下行通道的上邊界,即0.6700附近的水平,可能會引發澳元/美元的看漲傾向。這可能會將澳元/美元推向7個月高點0.6798,並測試0.6800的心理水平。

在下行路上,澳元/美元可能在9天指數移動均線(0.6703)附近找到即時支撐。跌破該水平可能會加強看跌偏見,並導致澳元/美元向下行通道下邊界約0.6575附近的回調支撐區域移動。

澳元/美元:日線圖

今日澳元價格

下表顯示了今天澳元對列出的主要貨幣的百分比變化。澳元對美元是最強的。

  USD EUR GBP JPY CAD AUD NZD CHF
USD   -0.21% -0.24% -0.39% -0.15% -0.32% -0.23% -0.16%
EUR 0.21%   -0.09% -0.23% 0.03% -0.17% -0.07% 0.00%
GBP 0.24% 0.09%   -0.22% 0.11% -0.08% 0.02% 0.10%
JPY 0.39% 0.23% 0.22%   0.27% 0.15% 0.20% 0.19%
CAD 0.15% -0.03% -0.11% -0.27%   -0.25% -0.08% -0.12%
AUD 0.32% 0.17% 0.08% -0.15% 0.25%   0.10% 0.16%
NZD 0.23% 0.07% -0.02% -0.20% 0.08% -0.10%   0.08%
CHF 0.16% -0.01% -0.10% -0.19% 0.12% -0.16% -0.08%  

熱圖顯示了主要貨幣相對於其他貨幣的百分比變化。基礎貨幣從左列中選取,而報價貨幣從頂部行中選取。例如,如果您從左欄中選擇澳元,並沿著水平線移動到美元,則框中顯示的百分比變化將表示澳元(基礎)/美元(報價)。

澳元常見問題

驅動澳元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影響澳元(AUD)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設定的利率水平。由於澳大利亞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另一個關鍵驅動因素是其最大出口產品鐵礦石的價格。作為其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經濟的健康狀況,以及澳大利亞的通貨膨脹、經濟增長率和貿易平衡都是一個因素。市場情緒也是一個因素,即投資者是在買入高風險資產(風險偏好)還是在尋求避險(風險偏好),風險偏好對澳元有利。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的決定對澳元有何影響?
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BA)通過設定澳大利亞各銀行相互拆借的利率水平來影響澳元(AUD)。這影響了整個經濟的利率水平。澳大利亞央行的主要目標是通過上調或下調利率來維持2-3%的穩定通脹率。與其他主要央行相比,相對較高的利率支持澳元,而相對較低的利率則支持澳元。澳大利亞央行還可以使用量化寬松和緊縮政策來影響信貸狀況,前者對澳元不利,後者對澳元有利。

中國經濟的健康狀況對澳元有何影響?
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因此中國經濟的健康狀況對澳元(AUD)的價值有重大影響。當中國經濟表現良好時,它會從澳大利亞購買更多的原材料、商品和服務,從而提振對澳元的需求,推高澳元的價值。當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不如預期時,情況正好相反。因此,中國經濟增長數據的正面或負面驚喜通常會對澳元及其貨幣對產生直接影響。

鐵礦石價格對澳元有何影響?
鐵礦石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出口產品,根據2021年的數據,每年的出口額為1180億美元,中國是其主要出口目的地。因此,鐵礦石價格可以成為澳元的驅動因素。一般來說,如果鐵礦石價格上漲,澳元也會上漲,因為對澳元的總需求會增加。如果鐵礦石價格下跌,情況則正好相反。較高的鐵礦石價格也往往導致澳大利亞更有可能出現貿易順差,這對澳元也是有利的。

貿易平衡如何影響澳元?
貿易平衡,即一個國家出口收入與進口收入之間的差額,是影響澳元價值的另一個因素。如果澳大利亞生產受歡迎的出口產品,那麼它的貨幣將純粹從尋求購買其出口產品的外國買家創造的剩余需求中獲得價值,而不是購買進口產品的支出。因此,凈貿易余額為正會增強澳元,如果貿易余額為負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

分享: 信息推送

本頁面資訊包含前瞻性陳述,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充分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該資訊沒有錯誤、錯誤或重大錯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料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損失全部或部分投資,以及精神上的痛苦。所有與投資有關的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您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作者不對本頁連結的資訊負責。

如果文章正文中沒有明確提到,在撰寫本文時,作者在本文中提到的任何股票中都沒有頭寸,也沒有與文中提到的任何公司有業務關係。除了FXStreet,作者沒有收到撰寫這篇文章的報酬。

FXStreet和作者不提供個性化的建議。作者對該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或適用性不作任何陳述。FXStreet和作者將不承擔任何錯誤,遺漏或任何損失,傷害或損害由此資訊及其顯示或使用引起的。錯誤和遺漏除外。本文作者和FXStreet並非註冊投資顧問,本文內容無意提供任何投資建議。

最新新聞


最新新聞

推薦內容

通過FXStreet的專家預覽來了解市場走向

通過FXStreet的專家預覽來了解市場走向

用我們的預測調查來達到妳的目標,這是壹種情緒工具,強調了主要市場專家對近期和中期價格的預期。這是壹張獨壹無二的匯率熱點圖,顯示了市場情緒和預期的走向。

用最快速的財經日歷來交易這些事件

用最快速的財經日歷來交易這些事件

通過查看我們的經濟日歷來了解外匯市場的動態——從當前的經濟事件到經濟指標——我們涵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個事件。

使用FXStreet的交互式圖表來跟隨市場

使用FXStreet的交互式圖表來跟隨市場

明智地使用我們的互動圖表,它超過1500資產,銀行間利率,和廣泛的歷史數據。它是壹個必須使用的在線專業工具,為您提供壹個前沿的實時平臺,完全可自己設置且免費。

用技術融合指標發現關鍵交易水平

用技術融合指標發現關鍵交易水平

用它也能改進您的入場和出場點。它能檢測移動平均線、斐波納契或樞軸點等幾個技術指標的擁擠程度,並重點使用這些指標作為多種策略的基礎

先來看看FXStreet的報價表格

先來看看FXStreet的報價表格

不要浪費時間去比較許多仲介機構的匯價。所有的資訊都在一個地方——就在這裡。利用我們對不同市場(包括外匯、大宗商品和股票交易所)超過1600項資產的即時銀行間報價表格。

主要貨幣對

經濟指標

次要貨幣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