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打貿易戰的法寶除了關稅外,還有另外一件武器,那就是不按牌理出牌。
一邊發出貿易威脅,一邊對美國最長久的經濟關係前景提出質疑,特朗普創造了種可簡單稱之為“不確定型經濟”的模式。連頂尖的經濟學家們都對此拿捏不准。
“我想不起來以前見過這種方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即將卸任的首席經濟學家Maurice Obstfeld在採訪時表示。
Obstfeld指出,長期以來主流觀點認為,疑慮不利於增長、阻礙投資,會讓金融市場不安。 “任何總統應該都不會故意讓私營部門的決策流程徒增不確定性。 ”
特朗普認為,不確定性可以打擊美國公司去國外投資的積極性,同時也會讓談判國的經濟不穩定。不喜歡沒把握的事兒?那就把工廠建到美國吧,幫助美國再次變得偉大。
收效甚微
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這種辦法開始大範圍見效,反而有跡象表明特朗普正在遭遇這種戰術的短板。
最為明顯的證據是周二美國股市大跌逾3%,部分原因在於市場搞不清美中領導人的布宜諾斯艾利斯晚宴會晤究竟達成了何種休戰協議。
週四美股再度重挫,因有消息稱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留並被要求引渡到美國,這一消息可能進一步加劇美中緊張關係。新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10月份貿易逆差擴大至10年來最高水平,對華貿易逆差更是創下歷史記錄。
除華爾街外,不管是在被中國報復性關稅打擊的美國農業大州還是工業中心,商業決策都受到了部分特朗普不確定性的拖累。
不過公平的說,這也不能全歸咎於特朗普或貿易政策。
週三美聯儲公佈的褐皮書顯示,加息影響以及就業問題令美國企業的樂觀情緒降溫。明尼阿波利斯聯儲稱,多家公司表示因前景不確定而擱置了支出計劃,它們主要擔憂的是貿易。
芝加哥大學Booth商學院教授Steven Davis表示,特朗普在貿易戰中用“不確定性”作為武器可能會帶來危險,“我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美國總統也曾試圖利用不確定性來做文章,但是有充分理由認為這傷害了美國和他國的利益。 ”
一個影響是外國對美國的直接投資已經下滑。
代表在美投資的外國企業的協會Organization fo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負責人Nancy McLernon表示,2017年外國對美國的長期投資較2016年銳減40%,今年第二季度外國對美直接投資出現了負值,這是1982年該官方數據有統計以來第六次出現下降。特朗普的威脅促使一些外國公司承諾增加對美國的投資。本週白宮與車企開會討論特朗普可能對進口車加徵關稅一事,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Herbert Diess表示,大眾汽車考慮在美國設立第二家工廠。
相反影響
但McLernon表示,他們協會的多數成員企業沒有急於推出新計劃,反而擱置了投資決策。尤其是那些因出口產品到中國或其他國家而在特朗普貿易戰中受波及的美國工廠。 McLernon稱,貿易關係的緊張讓特朗普事與願違,Harley Davidson等企業就是明顯的例子,Harley Davidson將專供歐洲市場的工廠從美國遷走,原因就是歐盟對美國施以報復性關稅。寶馬汽車南卡萊羅納工廠對中國的汽車出口大幅下滑,主要是因為7月份實施的關稅。
IMF經濟學家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計算得出,單單貿易戰惡化對全球信心的影響就能讓全球經濟增速下滑約0.1個百分點,預計明年增幅為3.7%。但Obstfeld表示,特朗普營造的這種“不確定性”對投資決策和全球經濟造成的廣泛影響很難具體量化。
Obstfeld表示,問題在於現在似乎沒有一個因素能讓市場長期的擺脫那種不確定性,從而令企業回到正常經營軌道。
更多不可測因素
他拿上週特朗普與加拿大和墨西哥簽署的美墨加協議舉例,特朗普上週末宣布將取消舊的北美自貿協定(NAFTA)。此舉意在施壓民主黨批准新協定,但這立時給該區域注入了新的不確定性,這種不可測前景已經讓北美企業過去兩年困擾不已。
中國也是一個例子,特朗普努力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就貿易達成協議,但任何協議所需要的談判都不止90天,美國和中國已經同意展開初步磋商,相信即使能達成協議,其更可能的形式是“擠牙膏”式的層層讓步,而非徹底打消疑慮的一攬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