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國第三季GDP初值將確認歐洲最大經濟體再次衰退。
- 歐元區 GDP 也可能受到德國低迷表現的拖累,顯示通貨膨脹的下降是更糟糕結果的徵兆。
- 與美國穩健成長的反差可能加劇歐元/美元的壓力。
歐洲病夫--這個對德國經濟不太友善的綽號又出現了。這個綽號最早出現在 2000 年代初,當時這個舊大陸最大的經濟體正掙扎於高失業率、低生產率以及與統一的持續鬥爭。
這一次,德國還遭受了其他問題的困擾--過度依賴俄羅斯天然氣、對中國的出口以及陷入困境的汽車行業。大眾汽車公司將在其九十年的歷史上首次關閉在本國的三家工廠,數萬名工人將被解僱。
經濟日曆指出,德國連續第二季面臨負成長--這是經濟衰退的通用定義。這並不是德國在疫情時代第一次出現經濟萎縮。事實證明,經濟擴張的時期是有限的。
德國 GDP。來源:FXStreet
正如經濟學家所預期的那樣,產出下降 0.1%,即使只是符合預期,也會對歐元造成壓力。即使是沒有變化的數據也無法鼓舞人心,因為勉強避免官方衰退並不令人振奮,也無法改變經濟掙扎的整體局面。
德國的數據為週三即將發布的20個歐元區產出數據提供了參考。在第二大經濟體法國成長 0.4%、第三大經濟體義大利成長 0.2%、第四大經濟體西班牙成長 0.6%的預期推動下,經濟學家預計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0.2%。
雖然德國大約只佔歐元區 20 個國家的四分之一,但它的萎靡不振卻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並影響著歐元區。由位於法蘭克福的歐洲央行(ECB)總部指揮的抗擊通貨膨脹的鬥爭似乎已經結束。價格上漲幾乎消失,很大程度是由於成長微弱。
最近幾週,由於對比美國經濟實力的擔憂,歐元兌美元一直處於下風。在德國和歐元區GDP 數據出爐的同一天,華盛頓的官員們也公佈了對美國經濟成長的首次預估,使二者形成鮮明對比。
預計美國GDP年率將在3%,大致相當於 0.7% 的季率成長。這將超過歐元區成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西班牙的預計結果。
如果德國報告成長出人意料呢? 0.1% 的擴張率不僅意味著不會出現衰退,還會提振歐元。不過,我預計歐元兌美元的上行空間有限。懷疑論者會將此視為歐元區更廣泛的經濟放緩中的暫時顛簸。
總之,我預計德國和歐元區的 GDP 數據或早或晚都會對歐元構成壓力。
本頁面資訊包含前瞻性陳述,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充分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該資訊沒有錯誤、錯誤或重大錯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料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損失全部或部分投資,以及精神上的痛苦。所有與投資有關的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您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作者不對本頁連結的資訊負責。
如果文章正文中沒有明確提到,在撰寫本文時,作者在本文中提到的任何股票中都沒有頭寸,也沒有與文中提到的任何公司有業務關係。除了FXStreet,作者沒有收到撰寫這篇文章的報酬。
FXStreet和作者不提供個性化的建議。作者對該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或適用性不作任何陳述。FXStreet和作者將不承擔任何錯誤,遺漏或任何損失,傷害或損害由此資訊及其顯示或使用引起的。錯誤和遺漏除外。本文作者和FXStreet並非註冊投資顧問,本文內容無意提供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