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年初大漲之後又經歷大跌,近期貶值引發了市場的擔憂。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在第二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中美貿易戰、新興國家市場出現金融危機等因素會對人民幣匯率產生下行壓力,很難預計是否“破7”,大概率事件是人民幣不會短期內大幅貶值。
“人民幣可能破7,也可能不破7,關鍵要考慮的問題是,央行如果不干預,匯率會有多大幅度的貶值?如果貶值超過25%,那麼按照國際慣例,可以認為是一種危機水平,這其中這還有一個時間的問題。在極短的時間裡,中國應該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
他表示,匯率雙向波動、特別是人民幣快速下跌後,市場並沒有產生新的、過度的恐慌,如果市場上現在有一些擔憂的話,這種擔憂也不能和2016年相比。
他表示,現在無需過於關注匯率的波動,即使有貶值的壓力,也未必是壞事。
雖然央行曾多次表示,中國不會以人民幣貶值來應對貿易爭端,但仍有不少市場輿論認為適度貶值是一個值得採取的應對策略。
“人民幣如果貶值,現在來講應該說是利大於弊,但目前我們並不需要這樣。如果真發生這種事情,也有它的好處。我想強調的是,過於關注匯率,討論破7或者不破7,沒有什麼意義。 ”
就近期央行再度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由0調整為20%,可能進一步加劇市場的恐慌的問題,他表示,央行應該加強與市場溝通,在大規模資本外流之前,補上該堵的漏洞,比如債券通、滬港通、深港通,還要考慮數字貨幣是否也會成為資本外逃的新工具等。
“資本管制不要在資本外逃已經急劇上升時再去做,否則會加劇市場的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