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國家、西方和其他國家—全球貿易的破裂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說,世界貿易正在分裂成相互對立的陣營。
  • 金磚國家及其盟友正在與西方保持距離。
  • 金磚國家正試圖去美元化並取代SWIFT,以規避制裁威脅。

沿著地緣政治斷層線的全球貿易網絡裂縫不斷擴大,這促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出警告,擔心這一趨勢可能導致世界貿易崩潰,從而導致全球經濟成長放緩。

IMF第一副總裁吉塔•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上週在史丹佛大學(Stanford)發表演講時警告稱:「各國正在基於經濟和國家安全方面的考慮,重新評估其貿易夥伴。

這項警告發出之際,各國的貿易關係日益兩極化,從全球化轉向更具保護主義色彩的議程的趨勢日益明顯。

世界銀行副首席經濟學家Ayhan Kose表示,這種影響可能反映在全球貿易放緩上,因為2023年商品和服務貿易的增長“幅度最小”,“估計為0.2%”,這是“ 50年來最慢的速度」。

「如果不是因為服務貿易的成長,它會直接下降,」Kose補充說,而僅商品貿易「就萎縮了大約2.0%,這是本世紀除全球經濟衰退外最嚴重的萎縮。」< /p>

不和諧的種子已經存在了一段時間,反映在英國脫歐和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戰等事件上;但烏克蘭的戰爭和中東的緊張局勢正在加深現有的分歧。

金磚國家引領去美元化趨勢

金磚國家試圖使世界經濟去美元化是碎片化主題的另一個發展。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和環球銀行間金融電信協會(SWIFT)的數據,全球80%至90%的跨國交易使用美元。

金磚國家將世界去美元化的主要動機是規避西方政府的貿易制裁和扣押外國資產的威脅。由於美元的廣泛使用,這些措施更容易實施,對目標國家的損害也更大。

高利率與去美元化

制裁威脅並不是金磚國家希望與美元脫鉤的唯一動機。最近西方國家的高利率提供了另一個刺激因素。

由於美元在貿易和金融中的主導地位,新興市場的許多公司發行以美元計價的債券。例如,據估計,中國和印度的外債約有一半以美元計價。總部位於華盛頓的諮詢機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簡稱CEIP)認為,埃塞俄比亞和阿根廷等國以及許多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因此,美國較高的利率大大增加了償還這些債務的成本。更高的借貸成本還會使貿易融資——全球貿易很大程度上依賴貿易融資——變得更加昂貴。

由於投資者傾向於把他們的資金放在可以獲得高回報的地方,美國的高利率也加強了美元的貨幣地位。這進一步加劇了以美元計價債務的償債成本。

對於本國貨幣已經貶值的新興市場債權人來說尤其如此。

美元短缺

對某些國家來說,由於本國貨幣的貶值,他們幾乎不可能保持足夠的美元儲備來正常進行國際貿易。

「受邀參加金磚四國的三個國家——阿根廷、埃及和埃塞俄比亞——正面臨著嚴重的美元短缺和高通膨。美元短缺反映了整個經濟對美元的需求和供應之間的不平衡。創紀錄的赤字,」CEIP說。

在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通貨膨脹加劇和貨幣貶值是一種惡性循環,而美元在貿易和金融領域的主導地位使這種惡性循環更加惡化。幾乎所有的全球商品貿易都是以美元進行的,因此當本國貨幣貶值時,這些國家進口以美元計價的原材料的成本就會上升,從而導致進一步的通貨膨脹。

金磚國家對SWIFT的取代

除了金磚國家希望摧毀美元的全球霸權之外,他們還開發了國際貿易中最常用的轉帳和結算方式——SWIFT的替代品。

西方對其對手的SWIFT武器化導致了替代支付系統的演變,這是Gopinath提到的「碎片化」趨勢的又一個例子。

例如,在俄烏戰爭爆發後,作為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制裁的一部分,大量俄羅斯銀行被排除在SWIFT之外。

這導致了替代方案的發展,如俄羅斯的金融資訊傳輸系統(SPFS)和中國以人民幣為基礎的中國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CIPS)。

由俄羅斯中央銀行(CBR)開發的SPFS已在20個國家擁有129家參與者,而由中國人民銀行(PBoC)開發的CIPS已被109個國家和地區的1427家金融機構使用。

CIPS為其參與者提供跨國人民幣支付和貿易的清算和結算服務。

歐洲也有自己的國際支付系統SEPA,可用於基於歐元的清算和結算。還有其他國際系統,如WISE和基於加密的跨境轉帳服務。

SWIFT的發言人表示,該組織聲稱,它正在適應新環境,專注於“促進多種模式、網路和基礎設施之間的互通性”,並補充說,其目標是“幫助價值無縫移動…同時保持安全性和最高水準的信任」。

SWIFT發言人Aidan McGrattan表示,儘管SWIFT與美元有關聯,但它非常「與貨幣無關,它支持150多種貨幣」。

該組織也正在試驗使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可互通的新方法,並與WISE和Visa合作。

McGrattan表示,SWIFT不一定將CIPS視為直接競爭對手,兩家自2016年以來一直在合作。

他補充說:「CIPS是中國的一個市場基礎設施,為跨境人民幣支付和貿易提供清算和結算服務,而SWIFT提供連接和資訊服務,將市場基礎設施和金融機構與全球金融界聯繫起來。

金磚國家的美元替代品-人民幣?

一些金磚國家透過直接用本國貨幣進行貿易來避免使用美元。例如,印度和奈及利亞最近簽訂了一項貿易協定,根據該協定,兩國之間的所有貿易都將使用本國貨幣進行。

人民幣作為一種交換媒介的地位也在上升,許多金磚國家評論員認為,由於其相對穩定性和流動性,人民幣最有可能成為美元的替代品。

儘管人民幣的總交易量仍然不大,但作為支付媒介的使用已經有所增加,如下圖所示(摘自戈皮納特的演講)。

各國央行也增加了人民幣儲備,主要是以減少美元為代價的。

CEIP引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顯示,同時,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越來越多的使用也是以減少歐元(EUR)為代價的。

然而,人民幣的使用受到限制,因為中國尚未完全放開其資本帳戶,因此很難與人民幣進行自由貿易。

黃金設定標準

全球貿易格局日益分裂所導致的進一步發展是非西方中央銀行囤積黃金。

Gopinath表示:「從全球外匯存底來看,2022-23年期間最顯著的發展是央行黃金購買量的增加。」他指出,「中國集團」國家的黃金儲備全部增加,而西方央行的黃金儲備保持穩定。

「一些央行購買黃金可能是出於對制裁風險的擔憂,」戈皮納斯補充道。

然而,金磚國家及其盟友囤積黃金可能不僅僅是為了對沖制裁風險。還有一種可能是,他們可能是在追憶金本位時代,當時貨幣是由黃金儲備支撐的。

「金磚國家擁有大量黃金,」貨幣金屬交易所(Money Metals Exchange)的麥克•馬哈里(Mike Maharrey)表示。 「即使金磚國家之間在使用彼此貨幣方面存在一些不信任,黃金也可以填補美元作為中介貨幣的角色。」
 

分享: 信息推送

本頁面資訊包含前瞻性陳述,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充分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該資訊沒有錯誤、錯誤或重大錯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料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損失全部或部分投資,以及精神上的痛苦。所有與投資有關的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您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作者不對本頁連結的資訊負責。

如果文章正文中沒有明確提到,在撰寫本文時,作者在本文中提到的任何股票中都沒有頭寸,也沒有與文中提到的任何公司有業務關係。除了FXStreet,作者沒有收到撰寫這篇文章的報酬。

FXStreet和作者不提供個性化的建議。作者對該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或適用性不作任何陳述。FXStreet和作者將不承擔任何錯誤,遺漏或任何損失,傷害或損害由此資訊及其顯示或使用引起的。錯誤和遺漏除外。本文作者和FXStreet並非註冊投資顧問,本文內容無意提供任何投資建議。

最新新聞


最新新聞

推薦內容

黃金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決策前瞄準3,700美元

黃金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決策前瞄準3,700美元

黃金獲得看漲動能,並在$3,680以上的未探索區域交易,此前在週一的歐洲時段跌向$3,620。對美聯儲政策前景轉向鴿派的預期增加,壓低了美國國債收益率,使XAU/USD得以進一步上漲

歐元/美元在主要央行決策前穩定於1.1750以上

歐元/美元在主要央行決策前穩定於1.1750以上

歐元/美元接近今年的高點1.1830,因為投資者在聯邦儲備的貨幣政策決策前拋售美元。歐洲央行官員的鷹派言論支撐了歐元。

澳元/美元創下2025年新高,維持在0.6670附近

澳元/美元創下2025年新高,維持在0.6670附近

澳大利亞元在美元普遍疲弱及股市走強的背景下對美國對手大幅上漲。AUD/USD在亞洲早盤交易中保持漲幅。

萊特幣持有者的獲利了結活動達到三個月來的高點

萊特幣持有者的獲利了結活動達到三個月來的高點

在周四撰寫時,萊特幣穩定在約85美元,迄今為止本週已回升6%。鏈上數據顯示,LTC出現早期看跌信號,因為持有者的獲利了結活動達到三個月來的高點,且沉睡錢包的活動增加,顯示出日益增長的賣壓。

外匯今日:美國PCE數據成為焦點

外匯今日:美國PCE數據成為焦點

美元進一步回落,滑落至2022年3月以來的水平,因為對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對投資者情緒造成了沉重壓力,同時交易員們為週五即將公布的額外通脹數據做好準備

主要貨幣對

經濟指標

次要貨幣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