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周二發布的最新中國經濟調查報告中,強調了人們對中國提振經濟增長的刺激措施的擔憂。
“基礎設施刺激可能會在預期範圍內提振經濟增長,但它可能導致失衡和資本錯配進一步加劇,從而導致中期增長放緩。 ”
“刺激計劃有可能再次增加企業部門的債務,更普遍地說,可能逆轉去槓桿化進程。 ”
由於多年來對高風險融資和債務的打壓,中國企業債務已降至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60%左右,但這一水平仍高於其他主要經濟體,
中國今年的財政刺激可能高達GDP的4.25%,高於2018年的2.94%。經合組織(OECD)副秘書長魯德格•舒克內希特(Ludger Schuknecht)指出,更寬鬆的貨幣政策應有助於降低流動性緊張的風險,而流動性緊張可能會給企業帶來進一步的壓力。
但他表示,北京方面應防止任何政策“過度”。財政政策的目標應該是支持經濟,同時避免任何副作用,“我相信,政府當局和中國央行正在密切關注這一點。關鍵是要以正確的方式實施刺激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