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證券報,最近一周,兩家知名外資機構摩根大通和德意志銀行均發布數據指出,它們監測的全球主要外匯波動性指數已跌至2014年末以來的最低水平,目前外匯市場的波動性要低於其它主要資產類別。究竟是何原因導致匯市相對“低波動”?
第一,此前引發匯市波動的一大原因是不同經濟體之間貨幣政策的差異。去年隨著美聯儲加息常態化,不少國家貨幣應聲下跌。然而從今年1月開始,美聯儲明顯轉向“鴿派”。如此一來,在美聯儲影響下,更多經濟體開始轉向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例如原先猶豫不決的歐央行、英國央行均釋放了“鴿派”信號。總體來看,全球經濟體貨幣政策整體偏向寬鬆,去年“美緊非美松”的格局已經不再,這使得各幣種之間能夠相對保持穩定。
第二,近期美股一度出現調整,部分資金出於避險等目的湧入美元和日元相關資產,對於其幣值構成強力支撐,這也有利於全球外匯市場的穩定。日元的避險屬性一直為市場所熟知,隨著美國長短期債券收益率倒掛引發投資者對於經濟前景的擔憂,大量資金買入日元。此外,受益於部分資金從美股撤出,美元也保持在相對高位,穩住了全球匯市的陣腳。
第三,最近並未有可能利空匯市的“黑天鵝事件”發生。到目前為止,英國“脫歐”等事件性因素由於仍未有最終結果,還未對匯率產生太大影響。未來如果沒有重大地緣政治事件發生,將很難打破外匯市場的僵局。
第四,對於部分大中型新興經濟體而言,其央行政策轉向“鴿派”後,政策刺激措施正在開始產生積極效果,這也對壓低市場波動性發揮了積極作用。實際上,自今年1月底以來,除個別新興市場貨幣出現較大波動外,大部分新興市場貨幣的匯率基本上處於橫盤震蕩的狀態。究其原因,去年新興市場貨幣遭遇重創既受到美元的打壓,也受其內在因素影響。目前美元進一步大漲的概率降低,很多經濟體在“貨幣保衛戰”之後,本幣波動性也明顯降低。因此從總體看,新興市場貨幣的波動性也將低於去年。
第五,相對於股市和債市而言,匯市的滯後性更明顯。債券和股票市場本身能夠對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進行快速調整,但對於外匯市場而言,在出現真正波動之前,市場參與者往往需要採集更多的數據來進行判斷。投資者需要看到更多證據證明經濟出現根本性的向好或向壞趨勢,貨幣的上漲和下跌趨勢才會更明顯,波動性也才會上升。目前投資者對於風險資產的厭惡情緒相對較高,不論是美國、歐元區還是新興市場,經濟數據忽好忽壞,前景並不明朗,外匯市場的交易量也難以出現大幅提升,因此波動率也低於股市和債市。
最新新聞
推薦內容
AUD/USD 堅守在 0.6500 以上的漲幅;似乎有望進一步上升
AUD/USD在週四的亞洲時段攀升至一個半星期的高點,因為澳洲的CPI數據強勁,打擊了市場對進一步RBA政策放寬的期望,並持續支撐澳元。除此之外,積極的風險情緒在美國美元持續賣壓的背景下,推動這一貨幣對連續第五天上漲,這是由於市場對12月再次降息的預期上升所驅動。
美元/日圓在日本央行與美聯儲的預期分歧中仍然脆弱
美元/日圓在週四的亞洲交易時段吸引了新的賣家,並接近前一天觸及的一週低點。干預擔憂以及相對鷹派的日本央行預期支撐了日圓,並對現貨價格施加壓力。此外,對於美聯儲在十二月再次降息的押注使得美元受到壓制,進一步支持了該貨幣對的下行案例
黃金在美聯儲降息預期中穩定於兩週高位附近
黃金被視為在最近的漲幅中整固,達到近兩週的高點,儘管短期偏向仍然傾向於多頭。市場對美聯儲在十二月再次降息的日益接受,使得美元多頭處於防守狀態,並持續惠及無收益的黃金。這一支持因素有助於抵消樂觀的市場情緒,這通常會削弱避險商品,並驗證短期的正面展望
比特幣價格預測:BTC在大幅回調後趨於穩定
比特幣(BTC)在週三撰寫時徘徊在87,700美元附近,此前從10月初的126,199美元歷史高點回調超過36%。區間震盪的價格走勢進一步受到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資金流動混合的支持
NFP實時報導:
美國美元將如何反應九月份的就業報告?
經濟學家預計九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將增加50,000,這是在八月份僅增加22,000的基礎上。我們的專家將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3:00分析市場對該事件的反應。在這裡加入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