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西哥比索無視疲弱的消費者信心,交易者仍專注於關鍵情緒驅動因素。
- 本週末的美中貿易談判對墨西哥比索和新興市場貨幣至關重要。
- 美元/墨西哥比索對貨幣政策分歧作出反應,等待墨西哥央行的決定。
墨西哥比索(MXN)在週五對美元(USD)繼續上漲,市場消化了墨西哥消費者信心顯著下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一系列講話,並期待即將在瑞士舉行的美中貿易討論。
截至發稿時,美元/墨西哥比索交易在19.500以下,下跌024%,進一步的走勢可能受到美聯儲政策信號、國內經濟數據和全球貿易動態的情緒變化驅動。
墨西哥消費者信心在四月下降,預示國內前景疲軟
墨西哥國家統計與地理研究所(INEGI)報告稱,四月份消費者信心大幅下降,整體指數從三月份的64.1驟降至45.5。
經過季節調整的數字也下降至45.3,低於46.0。該指數反映了家庭對財務、就業前景和整體經濟的看法,這些都是國內需求的關鍵驅動因素。
儘管出現了急劇下降,美元/墨西哥比索幾乎沒有反應。市場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消化了疲弱的國內前景,尤其是在對下週(5月15日)墨西哥央行降息25-50個基點的預期日益增長的情況下。
此外,投資者的關注仍集中在外部風險情緒上,包括全球利差和持續的美墨貿易緊張關係。由於這些更廣泛的宏觀驅動因素主導了方向,疲軟的消費者信心被視為確認而非新的催化劑。
美聯儲講話成為焦點,市場權衡政策分歧
美元/墨西哥比索的另一個主要驅動因素是墨西哥央行與美聯儲之間的利率差異和政策分歧。
隨著全球央行仍專注於抑制通脹,市場密切關注今天美聯儲官員的一系列講話,此前他們決定在週三維持美國利率穩定。
週五,幾位美聯儲官員對當前經濟形勢和貨幣政策方向提供了見解。
美聯儲理事阿德里安娜·庫格勒強調了美國勞動力市場的強勁,暗示其接近美聯儲的最大就業目標,這使得在實現2%通脹目標時可以採取耐心的態度。美聯儲理事邁克爾·巴爾對近期貿易關稅表示擔憂,警告稱這可能導致更高的通脹和失業,為政策制定者帶來複雜挑戰。
紐約聯儲主席約翰·威廉姆斯重申了央行對價格穩定的承諾,指出儘管通脹預期仍然穩定,但在經濟不確定性中需要保持警惕。
預計今天稍後將有來自理事麗莎·庫克和克里斯托弗·沃勒的更多講話,以及芝加哥聯儲主席奧斯坦·古爾斯比,他將在"美聯儲傾聽:來自中西部的觀點"活動上發言。這些討論預計將進一步闡明美聯儲的政策前景及其對不斷變化的經濟條件的反應。
墨西哥比索每日摘要:美元/墨西哥比索關注因素
- 墨西哥四月份的通脹報告於週四發布,顯示價格增長加速至3.93%(同比),高於3.90%的預期。核心通脹環比上漲0.49%,高於三月份的0.43%,也超過了0.47%的預期。
- 整體和核心數據的意外上行表明持續的潛在價格壓力。
- 儘管如此,由於通脹仍在央行的目標範圍(2%至4%)內,市場普遍預期墨西哥央行下週將降息。
- 週末,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和賈米森·格里爾將在瑞士與中國官員會面,討論貿易,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緊張關係仍然是風險情緒的關鍵驅動因素。
- 作為一種新興市場(EM)貨幣,比索對全球風險情緒和貿易動態高度敏感。約80%的墨西哥出口流向美國,而中國則是中間商品的主要供應國,因此比索特別容易受到貿易流動和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變化影響。
- 最近美國對鋁、鋼鐵和汽車的關稅公告,以及在美墨協定之外可能增加的額外關稅,引發了對墨西哥經濟增長前景的擔憂,並增加了經濟不確定性。
美元/墨西哥比索朝四月低點邁進
美元/墨西哥比索仍然承壓,交易在19.50的關鍵支撐位上方,整體趨勢仍指向下行。
該貨幣對在19.59的1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SMA)上方掙扎,後者繼續作為動態阻力。
價格走勢受到四月份下跌的下降趨勢線的限制,強化了看跌動能。
對於多頭來說,要獲得動力,必須突破10日SMA並突破19.60的心理水平,這可能為美元/墨西哥比索繼續向5月高點(約19.78)提供機會。
與此同時,若跌破19.50並在日線收盤低於四月低點19.47,可能會進一步下探至2024年4月-2025年2月走勢的38.2%回撤位19.371。
相對強弱指數(RSI)為37.49,表明看跌動能尚未超賣,表明除非有基本面催化劑觸發反轉,否則賣方仍有空間保持控制。
美元/墨西哥比索日線圖

中央銀行 FAQs
中央銀行的一項關鍵任務是確保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價格穩定。當某些商品和服務的價格波動時,經濟經常面臨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同一種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漲意味著通貨膨脹,同一種商品價格的持續下跌意味著通貨緊縮。央行的任務是通過調整政策利率來保持需求。對於美聯儲(Fed)、歐洲央行(ECB)或英格蘭銀行(BoE)等最大的央行來說,其任務是將通脹保持在接近2%的水平。
央行有一個重要的工具可以用來提高或降低通脹,那就是調整基準政策利率,即通常所說的利率。在預先溝通的時刻,央行將發表一份關於其政策利率的聲明,並就維持或改變(降息或加息)利率的原因提供額外的理由。當地銀行將相應地調整其存貸款利率,這反過來將使人們或更難或更容易地利用儲蓄賺錢,或使公司獲得貸款並對其業務進行投資。當中央銀行大幅提高利率時,這被稱為貨幣緊縮。當它降低基準利率時,它被稱為貨幣寬松。
中央銀行通常在政治上是獨立的。央行政策委員會成員在被任命為政策委員會成員之前,要經過一系列的小組討論和聽證會。該委員會的每個成員通常對央行應該如何控製通脹以及隨後的貨幣政策都有一定的信念。那些希望采取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以低利率和廉價貸款來大幅提振經濟,同時滿足於通脹率略高於2%的成員被稱為「鴿派」。那些更希望看到更高的利率來獎勵儲蓄,並希望在任何時候都能抑製通脹的成員被稱為「鷹派」,他們在通脹達到或略低於2%之前是不會罷休的。
通常情況下,每次會議都由一名行長或主席主持,需要在鷹派或鴿派之間達成共識,並在最終投票時擁有最終決定權,以避免在當前政策是否應該調整方面出現50-50的平局。主席將發表演講,這些演講通常可以被現場觀看,在那裏人們將了解當前的貨幣立場和前景。央行將努力在不引發利率、股票或貨幣劇烈波動的情況下推進其貨幣政策。在政策會議之前,所有央行委員都將向市場傳達他們的立場。在政策會議召開的前幾天,直到新政策被傳達之前,委員們被禁止公開談論。這就是所謂的噤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