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消費者信心不足,但通脹預期上升,提振美元
- 政策路徑分歧:墨西哥央行開始寬鬆,而美聯儲可能會更長時間維持利率不變。
- 美元/墨西哥比索維持在19.50上方,市場重新評估利率前景和通脹風險。
墨西哥比索(MXN)在週五對美元(USD)交易走低,延續了週四墨西哥央行(Banxico)降息後的損失,此次降息早已被廣泛預期。在撰寫本文時,美元/墨西哥比索交易接近19.551,日內上漲0.30%,該貨幣對在美國交易時段穩定。與貿易相關的不確定性和央行前景的分歧仍然是影響該貨幣對走勢的主要因素。
美國消費者信心數據引發美元反彈
週五走勢的一個關鍵催化劑是密歇根大學發布的5月份初步消費者數據。
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50.8,遠低於預期的53.4,並且低於之前的52.2,而消費者預期指數降至46.5,同樣未能達到預期。然而,真正的驚喜來自通脹預期:1年期展望從6.5%飆升至7.3%,5年期預期從4.4%上升至4.6%。
這些急劇上升表明美國消費者預期通脹將保持高位,這使得美聯儲(Fed)在短期內的寬鬆政策變得複雜。市場反應是定價更為謹慎的美聯儲立場,這提升了對美元的需求,並對墨西哥比索等新興市場(EM)貨幣施加了壓力。
美聯儲在混合信號中走鋼絲
鑑於經濟信號減弱和持續的供應端不確定性,美聯儲採取了謹慎的立場。在週四發布的4月份數據後,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談到了經濟動能減緩和通脹風險這兩個主題。
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意外下降0.5%,為2009年以來的最大降幅,而零售銷售僅上漲0.1%,表明消費者需求疲軟。
在週四第二屆托馬斯·勞巴赫研究會議的開幕演講中,鮑威爾指出:「經濟可能進入一個更頻繁和持久的供應衝擊時期」,同時補充說央行「關注需求降溫的跡象」,並且「通脹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儘管前方的道路仍不確定。」
雖然這些發展可能會推遲任何政策寬鬆的轉變,但它們也強調了美聯儲在同時監測通脹和增長風險時所面臨的微妙平衡。
墨西哥的激進降息凸顯國內經濟放緩
在政策光譜的另一端,Banxico如預期在週四降息5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下調至8.5%,這一決定是全體一致通過的。此舉使其降息周期延續至第七次會議,央行旨在刺激疲軟的國內經濟。在會後聲明中,Banxico表示:
「董事會預計展望未來,可能會繼續調整貨幣政策立場,並考慮以類似幅度進行調整。預計通脹環境將允許繼續降息周期,儘管保持限制性立場。」
隨著Banxico發出更多寬鬆信號,而美聯儲保持謹慎但穩定的語氣,政策分歧繼續有利於美元。儘管如此,美元/墨西哥比索仍然容易受到頭條驅動的風險變化的影響,密歇根大學的消費者信心數據可能會注入額外的波動性。貿易政策的發展和通脹預期也將繼續是塑造比索短期走勢的關鍵驅動因素。
墨西哥比索每日摘要:Banxico警告經濟面臨貿易風險
- Banxico將基準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8.5%。在聲明中,銀行表示未來可能考慮進一步類似的降息。
- Banxico警告當前與美國的貿易僵局對國家經濟的影響。「不確定性和貿易緊張的環境帶來了顯著的下行風險,」銀行在聲明中表示。
- 日益加劇的美墨貿易緊張局勢威脅到墨西哥依賴出口的經濟,超過80%的出口流向美國。對鋼鐵和鋁等商品的關稅可能會擾亂供應鏈,抑制投資者信心,並拖累經濟增長。
- 對經濟放緩的擔憂影響了Banxico。儘管通脹在最近幾個月上升至4月的3.93%,但該行仍預計通脹將在2026年第三季度回到3%的目標。
- 美國對某些不受美墨協定(USMCA)保護的墨西哥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理由是安全和毒品執法問題,進一步增加了雙邊貿易關係的不確定性。
- 據路透社報導,墨西哥經濟部長提議提前審查美墨協定(USMCA),以安撫投資者並維護支撐超過1.5萬億美元年北美貿易的框架。
- 美國經濟在第一季度以年化0.3%的速度收縮,標誌著自2022年以來的首次下降。這一意外的下滑主要是由於企業和消費者在特朗普政府引入新關稅之前加速採購,導致進口激增。
技術分析:美元/墨西哥比索看跌整合信號進一步疲軟
美元/墨西哥比索繼續面臨下行壓力,交易價格剛剛高於19.50,跌破了10月至2月反彈的78.6%斐波那契回撤位19.57。
儘管該貨幣對設法保持在心理關口19.50上方,但仍受到當前在19.53的1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SMA)附近的阻力限制。該區域繼續充當動態阻力,阻止持續反彈,並強化了看跌的技術前景。
價格走勢仍被限制在黃色框中突出顯示的整合範圍內,但多次未能突破高位——以及更廣泛的下行趨勢——表明看跌延續仍然是最可能的情景。相對強弱指數(RSI)徘徊在40附近,表明適度的看跌動能,仍有進一步下行的空間,直到達到超賣狀態。
下一個關鍵支撐位在10月低點附近19.11,如果賣方保持控制,這可能成為中期目標。若果斷跌破該水平,將暴露心理關口19.00,打開更深跌幅的空間。
美元/墨西哥比索日線圖
通貨膨脹 FAQs
通貨膨脹衡量的是一籃子有代表性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總體通貨膨脹通常以月比(MoM)和年比(YoY)為基礎的百分比變化來表示。核心通貨膨脹不包括食品和燃料等波動較大的因素,這些因素可能因地緣政治和季節性因素而波動。核心通脹是經濟學家關註的數字,也是央行的目標水平,央行的任務是將通脹保持在可控水平,通常在2%左右。
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衡量一籃子商品和服務在一段時間內的價格變化。它通常以月環比(MoM)和年同比(YoY)的百分比變化來表示。核心CPI是各國央行的目標,因為它不包括波動較大的食品和燃料投入。當核心CPI高於2%時,通常會導致更高的利率,反之亦然,當它低於2%時。由於較高的利率對貨幣有利,較高的通貨膨脹通常會導致貨幣走強。當通脹下降時,情況正好相反。
一個國家的高通貨膨脹會推高其貨幣的價值,盡管這似乎有悖常理,反之亦然。這是因為央行通常會提高利率以對抗更高的通脹,這會吸引更多的全球資本流入,這些投資者正在尋找一個有利可圖的投資場所。
「以前,黃金是投資者在高通脹時期轉向的資產,因為它能保值,雖然投資者在市場極端動蕩時期仍然會購買黃金,因為它具有避險屬性,但大多數時候並非如此。這是因為當通脹高企時,央行會提高利率來對抗通脹。較高的利率對黃金來說是負面的,因為相對於有息資產或將錢存入現金存款賬戶,它們增加了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另一方面,較低的通脹往往對黃金有利,因為它會降低利率,使這種明亮的金屬成為更可行的投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