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東部時間7月9日上午12:01開始,除非建立正式的貿易協定,如美國/英國協議,或像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高層協議,否則將恢復11%至50%的對等關稅。關於未來的貿易協議、關稅稅率和正在進行的美中爭端,我們可以期待什麼?
特朗普承諾的"要麼接受,要麼放棄"的信件什麼時候會發出?關稅稅率會否恢復至4月2日公布的11%至50%的範圍?或會否在7月9日的最後期限後,在"善意"談判的情況下,多次延期?
距離90天的關稅暫停期結束還有整整一周的時間,下面是對當前形勢的簡要介紹。請記住,從現在到那時,很多事情都可能發生變化。
目前的情況
以下是現時有效的關稅稅率一覽表:
世界範圍內:
- IEEPA通用關稅(截至4月5日):10%
- 第232條關稅:
- 汽車(截至4月3日)和汽車零部件(截至5月3日):25%
- 英國:10輛汽車10%的關稅配額
- 鋼鋁及若干衍生鋼鋁製品(截至6月4日):50%(非金屬含量須徵收互惠關稅)
- 英國:25%(至少到7月9日)
中國:
- 基本關稅:30%(由5月14日起)
- 有效關稅稅率:高達55%(包括301條款下遺留的特朗普/拜登關稅);根據"框架協議"達成的55%關稅總額仍有待確認
- 取消最低限額規則($800以下的物品):54%的關稅或每件郵件$100的費用(由5月14日起)
加拿大和墨西哥:
- 不符合美墨加協定的貨物25%
- 不符合usmca的能源和鉀肥10%
關稅削減協議和貿易談判
最近幾周,有零星消息稱協議已敲定或即將敲定,以及貿易談判陷入停滯。據新聞報導,隨著各國競相避免關稅大幅上漲,除中國和英國外,美國即將與多達10個主要貿易夥伴達成協議。但隨著時間的流逝,7月9日之後可能仍需要延長關稅豁免。
中國:美國已經與中國敲定了一項關鍵協議,確保稀土礦物出口,以換取取消某些反制措施。官方文件的細節尚未披露,可能是由於該協議的敏感性,涉及戰略資源和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雖然美中協議標誌著兩國之前徵收大規模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嚴重緩和,但我們不應忘記,從中國進入美國的商品的有效關稅稅率仍為55%。此外,還採取了若干反傾銷對策。由於中國對其他國家與美國簽署貿易協定表示強烈不滿,認為這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中美關係仍高度緊張。
歐盟: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稱,如果美國和歐盟無法達成協議,將從7月9日起將關稅從20%提高到50%。另一方面,歐盟的報復將從7月14日開始實施。美國的症結仍然是非關稅壁壘,比如歐盟的《數字市場法案》(DMA)或碳邊界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然而,報告顯示,歐盟表示願意給予美國公司DMA的例外,如果它要從美國的關稅或配額中獲得特定行業的豁免,特別是在汽車、鋼鐵、鋁、製藥和半導體等關鍵行業,同時接受10%的普遍關稅。
加拿大:加拿大和美國之間的貿易談判在經歷了一段緊張時期後恢復,主要是由加拿大提議的數字服務稅(DST)引起的。加拿大曾計劃對在該國運營的大型科技公司徵收3%的數字服務稅。這項稅收可追溯至2022年,被美國視為對美國企業的直接攻擊,特朗普終止了與加拿大的所有貿易談判。為了緩和局勢並恢復談判,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在夏令時即將實施之前宣布廢除夏令時。雙方現在的目標是在7月21日前敲定一項新的貿易協議。
美國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不變:保護主義仍是主旋律
儘管進行了貿易談判,但美國並不追求對等——關稅收入是一個戰略目標,至少可以為《美麗大法案》(Big Beautiful Bill Act)提供部分資金。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已經明確表示:零對零協議不在談判桌上。
對"2025計劃"的仔細研究還表明,效仿外國關稅比對等削減更能減少貿易逆差。
戰略貿易轉變:盟友夾在中美之間
儘管有可能宣布貿易協議,但貿易戰和貿易流動的重新洗牌遠未結束。自6月27日起,加拿大對從非自由貿易協定(FTA)夥伴進口的鋼鐵產品實施新的關稅配額(TRQ),使貨物通過第三國轉運變得越來越困難。中國再次表達了對其他國家與美國簽署貿易協定的強烈不滿,認為這些協定損害了中國的利益。中國商務部警告稱,如果此類協議損害中國利益,中國將採取"堅定、堅決的反制措施",稱美國的對等關稅戰略是"單方面霸凌",破壞了國際貿易秩序。
我們此前曾警告,美國的關稅戰略可能會促使全球讓步,並孤立中國,美國潛在關稅行動的目標國家會做出重大讓步,最終改善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但代價是中國。
由於中國被視為美國政府最大的地緣政治威脅,美國的政策很可能會更多地關注間接貿易障礙,包括投資、社交媒體和技術合作,迫使希望在美國投資的公司減少與中國的業務。這讓亞洲/中國的貿易夥伴和美國的盟友都陷入了困境。
雖然許多貿易夥伴對中國的一些貿易行為發起了反傾銷調查,但中國市場對東盟國家、非洲、拉美國家甚至德國的進口比美國市場更重要。許多國家依賴中國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的舉動表明,在美國和中國之間做出選擇並不容易。
其他看點:法院裁決
7月31日仍然是關於IEEPA關稅法律戰的關鍵日期。雖然美國國際貿易法院(CIT)裁定特朗普越權,影響了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和其他國家的關稅,但美國聯邦巡回上訴法院(CAFC)暫停了CIT的裁決,這意味著IEEPA的關稅目前仍然有效。最終裁決預計将在8月份做出,不過具體時間取決於法院在聽證會後的裁決速度。
如果CAFC支持CIT的裁決,此案可能會上訴到美國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拒絕了兩家小企業加快審理此案的請求,這意味著它將通過正常的上訴程序進行)。此外,最高法院6月27日的裁決,對使用全國(或普遍)禁令有很大限制,可能會影響IEEPA關稅訴訟。這意味著只有該特定案件中的原告才能受益,而那些尋求更廣泛救濟的人現在可能需要尋求集體認證。
本頁面資訊包含前瞻性陳述,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充分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該資訊沒有錯誤、錯誤或重大錯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料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損失全部或部分投資,以及精神上的痛苦。所有與投資有關的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您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作者不對本頁連結的資訊負責。
如果文章正文中沒有明確提到,在撰寫本文時,作者在本文中提到的任何股票中都沒有頭寸,也沒有與文中提到的任何公司有業務關係。除了FXStreet,作者沒有收到撰寫這篇文章的報酬。
FXStreet和作者不提供個性化的建議。作者對該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或適用性不作任何陳述。FXStreet和作者將不承擔任何錯誤,遺漏或任何損失,傷害或損害由此資訊及其顯示或使用引起的。錯誤和遺漏除外。本文作者和FXStreet並非註冊投資顧問,本文內容無意提供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