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放緩衝擊就業,但復甦跡像也有所顯現


據彭博,今年頭兩個月中國經濟加劇放緩,推動失業率大幅上升,並加劇了政府精雕細琢的刺激策略所面臨的壓力。

工業增加值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糟年度開局表現,零售總額增速降至2012年以來最低,2月失業率從去年12月的4.9%升至5.3%。但好的一面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加快,房地產投資勁升。

在國內外需求均告疲軟的背景下,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幾天前宣布“就業優先”政策是未來一年經濟政策重點的話音剛落,失業率就出現這種上升。這必然會讓決策者在盤算是否以及何時需要採取進一步刺激措施來提振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時候多一份考量。

“失業率上升表明美中貿易戰給中國就業穩定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華僑銀行經濟學家駐新加坡的經濟學家謝棟銘稱。 “從積極的方面來看,需求暫時看起來仍具韌性。固定資產投資重新提速,表明中國的積極財政政策正在生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很可能已經見底。 ”

1月份數據是沒有的,因為中國國家統計局把每年頭兩個月的數字結合在一起,以熨平春節導致的波動--中國各地的工廠和企業在春節期間都歇業。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在數據公佈後對記者表示,今年整個春節的影響都集中反映在2月份了。

中國決策者已在繼續召開中的年度全國人大會議上發出信號:不會大肆舉債投資來緩和經濟的減速,減稅將成為刺激措施的重點。會上宣布的近2萬億元人民幣減稅降費目標史無前例,而且財政部長劉昆說,實際金額可能超過這個數。

“我們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包括簡政、減稅降費,”毛盛勇稱。 “這些政策逐步落地後,投資還有望延續企穩回升的態勢。 ”

牛津經濟研究院駐香港的首席亞洲經濟學家Louis Kuijs稱,由於出口放緩、信心疲弱,經濟增長在未來幾個月仍將承壓,但將隨著刺激措施生效以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而在第二季度找到底部。

彭博經濟學家稱,今日數據顯示投資和零售需求端出現企穩跡象,但生產端繼續失去動力。 “數據的這種分化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裡繼續--需求端數據在第二季度企穩,但生產端持續疲軟。 ”                                   

房地產投資增速勁升至11.6%,創2014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銀行香港的首席大中華經濟學家喬虹對彭博電視台稱,這將提振消費者需求。 “我們認為第二季度這一增速將企穩和改善。 ”她補充說,房地產市場好轉將提振消費者需求。零售總額增長8.2%,增速較12月的9%有所下滑。

毛盛勇表示,房地產投資加快,是因為前期土地的購置費增長比較快,以及施工加快。然而他也說,頭兩個月土地購置和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將製約下一步的走勢。

“今天的數據意味著經濟將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走出谷底,因為儘管投資反彈,但工業增加值和消費仍然面臨壓力”,而鑑於決策者總是將就業放在第一位,失業率的惡化預示著會有更多寬鬆政策到來, Natwest Markets PLC駐新加坡的亞洲策略師Liu Peiqian稱。

分享: 信息推送

最新新聞


最新新聞

推薦內容

黃金週度預測:由於市場對美國關稅不確定性變得謹慎,空頭猶豫不決

黃金週度預測:由於市場對美國關稅不確定性變得謹慎,空頭猶豫不決

黃金(黃金/美元)在本週早些時候出現看跌走勢後重新獲得了動力,並穩定在3300美元上方。美國6月份的通脹數據以及圍繞美國貿易關係的新進展可能會推動黃金/美元在短期內的走勢

英鎊/美元週度展望:英鎊在通脹週前夕處於關鍵交叉點

英鎊/美元週度展望:英鎊在通脹週前夕處於關鍵交叉點

英鎊在持續的關稅擔憂中對美元的修正性下跌。英鎊/美元交易者為即將到來充滿行動的一周做好準備,因為貿易談判和通脹數據即將發布。從技術上看,英鎊/美元處於關鍵交匯點,面臨雙向風險。英鎊(GBP)對美元(USD)進入盤整階段,此前英鎊/美元從近四年高點1.3789回調。

黃金挑戰兩週高點,接近$3,360

黃金挑戰兩週高點,接近$3,360

黃金在週末獲得上行動能,交易價格接近每盎司3,360美元,這是因為避險需求強勁。持續的貿易不確定性支撐了投資者的風險規避情緒,進一步推動了這種貴金屬的上漲。

萊特幣持有者的獲利了結活動達到三個月來的高點

萊特幣持有者的獲利了結活動達到三個月來的高點

在周四撰寫時,萊特幣穩定在約85美元,迄今為止本週已回升6%。鏈上數據顯示,LTC出現早期看跌信號,因為持有者的獲利了結活動達到三個月來的高點,且沉睡錢包的活動增加,顯示出日益增長的賣壓。

今日外匯:美元受避險資金推動

今日外匯:美元受避險資金推動

以下是7月11日(星期五)您需要了解的內容:美元(USD)在主要競爭對手中表現優異,作為避險資金流動主導了週五早盤金融市場的行動,美元指數在歐洲時段保持在97.50上方的積極區域。在當天後半段,加拿大統計局將發布6月份的就業報告。

主要貨幣對

經濟指標

次要貨幣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