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前景悲觀,或跌破0.6800


據彭博社報導,澳元當前正面臨重重挑戰——即將進行的大選、貿易戰和步履蹣跚的經濟。

野村控股建議在周六大選之前做空澳元,QIC Ltd.則建議養老基金客戶賣出澳元兌美元和日元,AMP Capital Investors也同樣持悲觀看法。隨著有關貿易摩擦將化解的樂觀情緒消失,澳元本月已下跌約1.8%,至0.7美元附近,在G10貨幣中表現墊底。

“從短期來看,澳元的看跌趨勢非常強,”St.George Bank高級經濟學家Janu Chan表示。 “貿易問題不確定的環境構成不利,而且我認為澳元短線可能會跌破0.68美元。 ”

期權交易員對澳元的看跌情緒更甚於其他G10貨幣,因中美貿易緊張局勢驟然升級和經濟放緩令風險敏感型資產遭受衝擊。隔夜指數互換顯示,投資者目前對澳洲聯儲6月降息的預期概率為60%。週四公佈的澳洲4月份失業率上升更是加劇了這種預期,並推動澳元跌至1月以來最低。

“我傾向於目前做多美元,做空澳元,合理目標位在0.6一線的中點,”GSFM駐雪梨顧問、貝萊德的澳大利亞業務前固定收益主管Stephen Miller表示。 “如果要我說在貿易戰和經濟降溫之際的投資策略,做空澳元將是其中之一。 ”

Alan Oster等澳大利亞國民銀行經濟學家在報告中寫道,該行將澳洲聯儲降息的時間預期從7月提前到6月,並預計2020年初之前會有進一步刺激舉措。週五亞洲交易時段,澳元一度跌至低點0.6885美元。

不斷加劇的政治風險已成為澳元面臨的一個難題,5月18日澳大利亞將舉行選舉投票,現任總理Scott Morrison及其所在政黨在民調中落後於工黨。 Andrew Ticehurst等野村策略師在報告中寫道,如果工黨獲勝,可能導致不安的政治氛圍,圍繞該黨是否能通過關鍵的增收措施的不確定性將令消費者和企業人氣承壓,繼而對澳元構成不利。

在對長期走勢持更悲觀看法的市場參與者中,資產管理公司AMP Capital Investors Ltd.的動態市場主管Nader Naeimi預計,在全球成長和本地股市回調的擔憂影響下,澳元將跌至0.65美元。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拋售澳元是一個好的押注。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投機性投資者過去一年已經維持空頭頭寸,他們的倉位相比六個月前看跌程度減緩。

在彭博一季度對澳元預測排名中預期最準確的Monex Group認為,市場對今年澳洲聯儲有兩次降息的預期過度。 “只要勞動力市場保持穩固,央行將會有意推遲降息,”該機構駐倫敦的市場分析主管Ranko Berich說。 “我們仍認為澳元/美元到2019年底將在0.69的水平交投。 ”

分享: 信息推送

最新新聞


最新新聞

推薦內容

儘管澳洲聯儲的會議紀要偏向鷹派,澳元/美元仍然低迷於0.6500以下

儘管澳洲聯儲的會議紀要偏向鷹派,澳元/美元仍然低迷於0.6500以下

AUD/USD 在週二的亞洲交易中難以吸引買家,並保持在 0.6500 之下,這是在澳洲儲備銀行會議紀要發布後,該紀要顯示中央銀行可能會長時間維持利率不變。儘管鷹派前景,但由於對中國經濟的擔憂,這對澳元多頭的影響有限 

美元/日圓保持在155.00以上,交易者為美國數據的回歸做好準備

美元/日圓保持在155.00以上,交易者為美國數據的回歸做好準備

美元/日圓在週二的亞洲時段保持在155.00以上的區間。隨著交易者持續評估美國經濟數據的期待回歸,美元對日圓走強,因為市場對美國聯邦儲備進一步降息的預期減弱。

黃金:下行空間開啟至$3,950?

黃金:下行空間開啟至$3,950?

黃金在週二早盤延續下跌趨勢,尋求重新測試4,000美元。美國美元在風險避險市場中保持近期反彈,鷹派美聯儲評論持續影響。黃金在週一收盤低於21日簡單移動平均線,日線相對強弱指標轉為看跌。

Strategy公司策略在下跌中抄底,購買價值8.36億美元的比特幣,這是自7月以來最大的一筆購買

Strategy公司策略在下跌中抄底,購買價值8.36億美元的比特幣,這是自7月以來最大的一筆購買

比特幣(BTC)國庫公司Strategy(MSTR)在過去一週抓住了下跌機會,收購了8,178枚比特幣,標誌著自7月以來的最大購買。根據週一的SEC 文件,Strategy(前稱MicroStrategy)已將8,178枚比特幣添加到其持有量中,購買這批比特幣的費用約為835.6百萬美元。

歐洲央行即時報導:

歐洲央行即時報導:

Yohay Elam
Valeria Bednarik

歐洲央行預計在十月維持現狀

歐洲央行預計將在第三次連續的貨幣政策會議上保持不變,將主要再融資操作、邊際貸款便利和存款便利的利率分別維持在2.15%、2.4%和2%。我們的專家將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2:45分析市場對此次事件的反應。在這裡加入我們!

主要貨幣對

經濟指標

次要貨幣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