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的數據,上個月中國對外貿易的 53% 以人民幣計價。這說明近年來人民幣的使用發展勢頭非常強勁。直到去年,人民幣才超過美元成為第一大貨幣。德國商業銀行外匯分析師沃克馬爾-鮑爾(Volkmar Baur)指出,在大流行病發生之前,中國對外貿易中以美元計價的金額約為本幣的兩倍。
中國根據美國經濟情勢調整貨幣政策
"最近幾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相對穩定經常被認為是關鍵因素。事實上,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歷史平均波動率明顯低於近幾年,有時甚至達到 9 年來的最低水準。有觀點認為,如果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動加大,貿易夥伴就不會被說服以人民幣對商品定價。因此,現在(或過去)有必要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進行更嚴格的管理"。
"中國在人民幣問題上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透過將貨幣政策的重點放在管理本國貨幣與美元的關係上,中國正在使其貨幣政策適應美國的經濟形勢,而不是專注於自身的情況。目前,這意味著面對極低的通膨率和疲軟的經濟成長,中國的貨幣政策似乎過於限制性。 "
"然而,中國央行在某個時候將不得不與美元脫鉤。由於某種路徑依賴,許多貿易夥伴可能會繼續以人民幣為商品定價,即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次出現較大波動。然而,也有可能許多貿易夥伴隨後會轉回美元。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在中國對外貿易中所佔份額的暫時提高將是一場慘勝"。
本頁面資訊包含前瞻性陳述,涉及風險和不確定性。本頁所介紹的市場和工具僅供參考,不應以任何方式被視為購買或出售這些資產的建議。在做任何投資決定之前,你都應該做充分的調查。FXStreet不以任何方式保證該資訊沒有錯誤、錯誤或重大錯報。它也不保證這些資料是及時的。在公開市場投資涉及很大的風險,包括損失全部或部分投資,以及精神上的痛苦。所有與投資有關的風險、損失和成本,包括本金的全部損失,均由您負責。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並不代表FXStreet或其廣告商的官方政策或立場。作者不對本頁連結的資訊負責。
如果文章正文中沒有明確提到,在撰寫本文時,作者在本文中提到的任何股票中都沒有頭寸,也沒有與文中提到的任何公司有業務關係。除了FXStreet,作者沒有收到撰寫這篇文章的報酬。
FXStreet和作者不提供個性化的建議。作者對該資訊的準確性、完整性或適用性不作任何陳述。FXStreet和作者將不承擔任何錯誤,遺漏或任何損失,傷害或損害由此資訊及其顯示或使用引起的。錯誤和遺漏除外。本文作者和FXStreet並非註冊投資顧問,本文內容無意提供任何投資建議。